由于大殿很大,而且到处挂着布幔,所以吴起看不见说话的人,也听不清两人在说些什么,只是依稀听见“祭祀”、“死人”、“害怕”这几个词。听声音,应该是一男一女。
虽然什么也没有听清楚,但是他还是觉得偷听别人说话不道德。于是他故意重重的踏了几下脚步,假装刚刚进来,然后咳嗽了几声。
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响起,一个人匆匆的离去了。另一个人则快步走了进来。
“谁在里面?这里面不能随便进来!”
“啊!是我!来观礼的!呵呵!”
吴起装做不知道这里有人。
随着话音,一个穿着牛仔服的英俊年轻男子从一道布幔后走了出来。他身材修长,皮肤白皙,留着一个清爽的分头。这个年轻人狐疑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吴起。
“你是谁?”
吴起扯扯衣服,笑容满面的回答他。
“我叫吴起,是和吴思明一起应邀前来观礼的。”
年轻男子“哦”了一声,脸上现出一点笑容。
“原来是吴律师的侄子吴起先生啊!我在客人名单上看见过你的名字。欢迎欢迎!我叫蓼继明,是蓼世义的儿子。”说着,他大方的伸出一只手来。
吴起和蓼继明握了握手。
“别客气!你称呼我为先生,不如叫我小姐,因为我可不想那么快老!”
蓼继明哈哈一笑,刚才尴尬的气氛一扫而空。
“我刚才在那边的房间里和你父亲叔叔们见过面了。因为在座的我都不熟,所以一个人溜出来看看。怎么,这里不能进么?”吴起试探的问。
蓼继明摇摇头。
“没关系,欢迎参观!我就是不希望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进来。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文物,丢了什么我都不好交代。”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闯了禁地了呢!”
蓼继明连忙摆手,同时环顾大殿。
“没有!没有!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是欢迎的。来的有识之士越多,对蓼家村文物的保护越有利!”
他看着四周,的目光有一点黯淡。
“唉,这些极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已经湮没太多岁月了!”
吴起见他谈吐不俗,便问:“你似乎对这些东西很有研究啊!”
“不敢当!我只是s市大学考古系的一个研究生而已。”蓼继明谦虚的说。
“嚯!还而已呢?够可以了!现在没有放假啊!你不用上学吗?”
蓼继明笑了笑。
“我们已经开始做课题了。你想,对我来说,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适合研究的呢?”
吴起拍拍后脑勺,哈哈大笑。
“也是啊。哈哈,确实如此!”
然后他转向那几座塑像,问蓼继明:“既然你是研究考古的,那你能给我讲讲吗?这尊像塑的是何方神圣呢?”
“这可不是神,是蓼氏的祖先。他叫蓼臾,是元末明初的一个大官。”蓼继明笑着回答。
“哦!有什么故事吗?”吴起那异于常人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了。
蓼继明背着手,仰头看着那座塑像。
“当然了!据说,古时候有兄弟俩,哥哥叫蓼臾,弟弟叫蓼顺。他们爹妈早死,家里很穷,两人相依为命。蓼臾读书很勤奋,年轻的时候他就考中了进士,被派到这里做县官。他勤政爱民,为官清廉,当地老百姓都很爱戴他。传说他曾经断过很多复杂的案子,而且都非常公正,所以老百姓都把他当作青天大老爷。而蓼顺则游手好闲,专好吃喝嫖赌。”
“是吗?这个蓼臾跟包公似的。后来呢?”
“后来,蓼臾因为政声卓著,一路青云直上,一直做到刑部尚书。他所到之处,所有的疑难案件都迎刃而解,大家都认为他有神人相助。老百姓更是传言他白天在阳间断案,夜晚就在阴间为阎王审死人。而蓼臾虽然靠着哥哥的薪俸过活,但对蓼臾的两袖清风心怀不满。”
“呵呵,日断阳,夜审阴。怪不得旁边有个小鬼。”
“那个不是小鬼,是他的一个助手,类似保镖的角色。”
“就像玉猫展昭?”吴起打趣的问。
“对!不过他可没有展昭那样英俊潇洒。”
吴起见蓼继明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禁问道:“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是的。据我爹收集的资料上说,此人姓名不得而知,因其赤发碧眼,所以人送外号碧眼鬼。其人行止神出鬼没,杀人于千里之外,不着痕迹。”
“我怎么觉得就像唐人传奇里的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