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阳刚刚出头,叔侄俩就被窗外喧闹的锣鼓吵醒了。
两人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出门一看,原来是一队吹鼓手大张旗鼓的从门前的路上经过,往村子南边去。他们前进的方向是山脚下一座很大的院子。一群村民带着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跟在后面,笑语欢声,像过节一样高兴。
吴思明想起了昨晚的请柬。
“这一定是那个什么公祭快开始了。既然人家邀请我们,那我们赶快去吧!”
吴起伸着脖子看着那队吹鼓手。
“对啊!我还挺有兴趣的呢!看样子好热闹啊!”
于是两人赶紧回屋洗漱了,穿好衣服出门向人群流动的方向赶去。吴起仍旧是运动衫和牛仔裤;吴思明则换了身合体的深色西服,以配合祭祖庄重的场合。
还没走几步,只听身后汽车喇叭“嘀嘀嘀!”按得震天响,两人于是赶紧闪到路边。只见一辆黑色的奔驰s600从旁边大摇大摆的开过,前面的人群也纷纷退到两边。
就在奔驰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吴思明瞥见车里面坐着一个满面油光的中年胖子和一个年轻妖冶的女人,而那个胖子看着似乎有点眼熟。
随着人群走过一段的石板路,两人很快就来到了一所大院门前。
这座大院气势恢弘,庄重肃穆。
院子周围种着粗大的松柏,门口蹲着两个缺了耳朵的石头狮子。院子外墙是灰黑色的,高大威严。墙上挂着几个红色的大条幅,上面写着“宏扬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之类的口号。
正门的样子有点像古代的官府衙门,又有点像佛教的寺院,虽然端庄,却透出一种暧昧的神秘。大门正中匾额上写着‘蓼氏宗祠’四个漂亮的隶书泥金大字。匾额下面挂了个高音大喇叭,里面传出试喇叭的“喂,喂”声。
最可笑的是,本来古意盎然的祠堂,里里外外却插满了一般国营企事业单位过节时常用的花花绿绿的小旗,不伦不类的。
门前的空地上还停了几辆小车,黑色的奔驰也在里面。看来,客人里有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呢。
祠堂里面锣鼓喧天,非常热闹,成群结队的村民正有说有笑的往里走。
两人抬脚走上台阶,正好在门口碰见蓼老二穿着一套暗红色的唐装正从门里出来。
蓼老二一见这两人,立即笑着迎了上来。
“哎哟!正说去请二位呢,怎么自己就过来了?来来来,里面请!”说着,他点头哈腰的把两人请进了大门。
进了大门,首先看见的是一个挤满了村民的非常宽敞的场子。
场地正中有一个比平地高出1米多的大平台,上面有间类似庙宇大殿的高大的房子,飞檐斗拱,装饰繁复。虽然上面的彩绘颜色有些斑驳了,但仍然金红紫绿,气势逼人。平台的护栏都是石头雕成,上面刻满了祥云和瑞兽。
大殿两边与配房相连,环绕着长长的走廊。走廊的墙壁上有很多题词,还有些石刻画像。
吴思明和吴起虽然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古代建筑没有多少了解,但他们都感觉到了这个祠堂当年金碧辉煌、香火鼎盛的气象,不禁有点肃然起敬。
蓼老二领着两人,沿着右边的游廊来到了大殿旁边的一间配房。
这里看起来临时充当了接待处。房间里有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精致的茶点。八仙桌旁坐着几个人,正围着一位神情倨傲的领导模样的人兴致勃勃的聊着什么,笑语风生。吴思明发现刚才黑色奔驰里的两人也在里面坐着。
蓼老二一进屋,就招呼大家。
“各位!又有贵客来了,呵呵呵!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他先向那五人介绍:“这是城里的著名律师吴思明先生,这位是他侄子。”那五个人纷纷点头致意。
吴思明颇有风度的欠欠身子,口里说:“不敢不敢!”。
吴起也礼貌的点了几下头。
这些人中,吴思明居然发现了市里的副市长张金权。
吴思明是何等精明圆滑之人,他赶快上前握住了这位领导的手。
“哟!今天这活动规格够高的!连日理万机的市领导都来了啊!我算赶上了。您好您好!”
吴起在后面看着,心里好笑。“英雄有用武之地了!”
他叔叔的特长就是拉关系混人情。不过正因为如此,他叔叔也了解很多上流社会的秘密。
张副市长笑呵呵的打着官腔,拍着吴思明的手亲切的寒暄。
“你好啊!早听说吴律师是法律工作者中的后起之秀!青年才俊啊!能认识你我也很高兴啊!”
然后,吴思明又和张副市长的秘书小刘亲切的握了手。
随后,蓼老二指着一位正襟危坐的老者。
“这位是我大哥,蓼世义。”
这位穿着黑色唐装,长者模样的老人站起来略一欠身,随即安坐如初。
吴思明赶紧还礼。
“久仰久仰!早就听说过蓼先生是文物收藏界的著名专家,想不到今天能够见到您本人,真是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