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没有任何停顿,就回答道“下官,确有一事,前来咨询大人!”陶澍点点头,道“说吧!”“徽府学院再有一个多月就可完工,下官想请大人去参加开学典礼。”刘轩故意不提军校,而是先从徽府学院说起。
“徽府学院的事情,不用你说,本关和巡抚大人也要参加的,你不用拐弯抹角了,直接说正题吧,”
刘轩愕然,真是没想到,什么都逃不过陶澍的眼力。“下官想开办军事学院,为我大清增加军事人才。”
陶澍,听到刘轩的话,先是一颤,然后又摸了两把胡须,才开口道“素来听闻刘大人,勇于变革,敢于创新,今日本官可算是见识了。”
刘轩谨慎的说道“大人,军事学院,旨在培养军事人才,为我大清铁骑输入新鲜血液!否则我大清的国力将被西洋那些小国超越!”刘轩说话间,又从袖口掏出一个小本子,接着说道“大人,这时下官写的奏折!烦请大人,上报朝廷!”
陶澍接过刘轩的奏折,打开后翻阅,看完后,立刻是大喝道“胡闹,此奏折一旦上报朝廷,你我都将有杀身之祸!….你的建议的确是好事,但是你的做法,却是如此的糊涂,看来你还是年纪尚轻,处理不周啊!”
刘轩震惊,他没想到陶澍会发这么大的火,更没想到陶澍会这么说,刘轩有点迷惑的看着陶澍。
陶澍叹了一口气,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说道“你平素里,只在关注你们汪家的生意,对这些政事,想必你也是交给别人在处理,况且,你也没什么为官的经验,你这么做我不怪你!”
刘轩越听越迷糊,好像是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一样,陶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刘轩只好继续听着,“朝廷上个月才因为广东十三行的事情,与洋鬼子闹出矛盾,你此时上奏折,说要效仿洋人开办军校,你说你这是不是胡闹啊?”
刘轩总算是明白了,虽然不知道什么十三行的事情,但是通过陶澍的话语,可以明白,主要是因为洋人跟朝廷那边有了矛盾,所以此时说要模仿洋人,开办军校肯定是不合适的,所谓政治敏感期,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刘轩想明白以后才开口道“那下官,把奏折收回,从新书写,只字不提洋人的事情……”
刘轩还没回答,陶澍就打断道“也是不可,你不说,有心的人,看到了自然会去说,那时的后果,可能比你自己说了还要严重很多。”
刘轩彻底无语了,心里嘀咕着“什么鸟朝廷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怪被人打,真是活该!”刘轩这边心里咒骂着,一点也没注意陶澍。
陶澍思索了一会,接着说道“你若真想开办军校,我可以给你指条路!”
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刘轩的注意力,刘轩急忙的说道“大人,下官确想开办军校,烦请大人明言!”
陶澍现在总算没那么严肃了,脸上还略带微笑的说道“你可知民团是何组织”刘轩没有说话,陶澍接着说道“早些年,沿海一带,屡遭海贼侵犯,官府多次派军队围剿,但是始终无法清除,后来地方上的民众,因为屡受伤害,只好自发组织民兵进行抵抗,后来人数多了,就形成了民团,由习武之人代为领导,忙时耕种,闲时训练武艺,这样一来,海贼也无法伤害到民众,最终只好退走!另外,有些偏远的山区,也有此先例!”
刘轩听完陶澍的话语,慢慢的轻松起来,而且还显出兴奋的样子。“老夫只讲这么多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已做了!”陶澍说完以后,就喊来下人送客!刘轩则是满脸笑容的离开了陶府!
六月初二,一直颇受刘轩信赖的韩丁,被刘轩从“酒店”工程召回,刘轩命令韩丁,即刻回铜陵安排民团事宜!同时,魏路也接到了任务,要求魏路设计一处民团训练基地,其中包括宿舍和教室。
韩丁到了铜陵以后,按照刘轩的吩咐,进行了选址,刘轩要求此地四面环山,靠近汪家矿区,占地面积要达到200亩,地势平坦。此地在山峰林立的铜陵地区还真不好找,韩丁带着人,整天骑马奔走与山林间,最后终于在离狮子山30里处寻到一块地。此地与刘轩的要求,相差甚少。
韩丁安排快马给刘轩送信,得到刘轩肯定以后,韩丁才开始派人驻扎,准备动工。一批从安庆住宅工地上的抽调的工人,被刘轩安排的几条大船,悄悄的送到了韩丁驻扎的地方,魏路也是同去考察了地形……
求推荐和收藏,老刘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