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和收藏,老刘谢谢啦!
徽府学院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所以刘轩,也是可以喘口气了。
一直以来,刘轩虽然忙,但是读书、练字、锻炼身体这些事情,一样也没落下,现在,刘轩的字,进步很大了,基本上有点正楷字体的雏形了。
身体素质方面,由于刘轩坚持跑步、骑马、和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这些动作,现在已经显现出一些肌肉,再加上每天的伙食很好,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壮实了不少。刘轩认为成大事者,必须自己要有坚实的身体,否则梦想还没成真,自己却先倒下了。
因为上次被绑的事情,刘轩始终是耿耿于怀,他觉得,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是不足保护自己,更不能保护汪家这庞大的产业。尽管刘轩现在还不是汪家的人,但是这两成股份,已经让刘轩的财富,仅次于汪旭成了。
汪家的股东们虽然多,但是那些都是小股东,所占的份额很少,以前汪旭成独占六成,其余四成由二十多个股东占有,后来汪旭成收了义子,就把自己的股份,给了汪扬、汪名各一成,自己只剩下四成。
刘轩改革矿务以后,汪旭成又把股份重新分配,汪旭成拥有三成半,刘轩、汪扬、汪名各一成,其余三成半归以前那些小股东拥有,虽然小股东的份额少了,但是分红却多了,所以股东们也没什么意见。到了最后,汪扬也死了,刘轩得到了汪扬的股份,一人占了两成,就这样成了汪家的第二大股东。
刘轩既是汪家的大股东,又是安庆府的知府,乃是朝廷命官,可谓是权财双收啊,也许就是应验了刘轩的那句话,“位子越高,也就越危险”。按照刘轩自己的计划,要想在乱世有所作为,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刘轩还是懂的。经过刘轩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刘轩决定还是先从“军校”入手,他想效仿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
在准备开办军校之前,刘轩吩咐宋师爷,收集一切关于大清朝军队的资料,因为刘轩想要完全了解清军的状况。好在宋湘也是不负众望,利用以前做官了解的情况,加上现在是知府大人的师爷,行事较为方便,所以很快就搜集了一些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刘轩大致了解了清军的部署和编制等一些情况。
清军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府的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随扈,权位尤重。
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骁骑营由八旗都统直辖;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各设统领管辖;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由于都是特种兵,设掌印总统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辖;虎枪营专任扈从、围猎等,设总统管辖;善扑营则专门练习摔角。
驻防八旗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安庆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所以在安庆周围也有八旗军队驻扎,不过数量很少罢了。
而绿营,全部由汉军组建,绿营主要是步兵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此外还有骑兵和水师。绿营的兵力除京师设巡捕五营以外,其余都在各地驻守,根据地方的差异,驻守的兵额也是不同的。
道光即位以后,又对全国的兵力部署,做了适当调整,现在八旗的兵力有二十万之众,而绿营的军队数目更庞大,足有七十万人,另外一些地方上的军队加起来,至少也有二十万左右。虽然这些数字不是很精确,但这些数据,是宋湘从一些高级将官那里打探来的消息,基本能符合实际情况的。
刘轩比较关注的是安徽地区的驻军情况,安徽地区属于内陆,离海太远,离边疆就更远了,所以安徽的驻军在所有省级行政区内,驻军数量是最少的。上次刘轩被绑时,执行搜山任务的军队,就是这安庆府的驻军,整个安徽地区,平时的驻军不超多三万。这三万军队,一万分布在安庆城附近,一万驻扎在长江两岸,还有一万则是分算在各地。
刘轩了解完清朝的军队建制与部署以后,很是疑惑,他觉得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怎么会被那些欧洲小国家,随便派个几千人,就打败了呢。
刘轩想起这些时,又记起了历史上,清灭明时,好像就是这些号称“铁骑”的八旗将士,屡次打败“强大”的明朝军队,最终统一中国。如此看来,清朝正在“模仿”自己的“前辈”,等待着被别人消灭。
此时的刘轩并不知道,这些清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但是刘轩的想法很简单,不管这些军队好不好,他都不会去想着控制这些军队,而是要培养出一只完成听命于自己的军队,来帮助自己实现伟大的计划。
这是刘轩最终的决定,为了培养人才,刘轩决定尽快开办军事学校。
刘轩这次依然决定去找陶澍,因为刘轩对这个人有种敬佩感,加上陶澍的官职就是关于制学教习的事情,所以要想顺利的通过朝廷审核,必须要先通过陶澍这一关。此外刘轩认为,陶澍博学多才,也许还能给自己提一些好建议。
刘轩是晚上来到陶府的,通报一声后,刘轩跟着一位下人,来到陶澍的书房里,这时陶澍正在挑灯看书,刘轩参拜完毕以后,陶澍就请刘轩坐下,然后才缓缓开口“刘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贵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