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灰心的原因是很早她就听说这个学校能考上大学的人很少。另外,那天父亲送她来上学的时候,他们在村边遇到同村的马靶。马靶是个粗粗拉拉的四十多岁的汉子。孩子喊他靶哥。可她那个靶哥听说孩子上的是这么个学校,就说,上那干嘛啊?不是白耽误工夫么?没上学的福气就干脆找个婆家过二年一嫁完事了。
马靶说了就走了,马靶手里拿着鞭子,牵着他引以为荣的那匹黑马。这个只会使牲口的马靶,都看不起这个地方呢。
孩子的心里于是更沉了。马靶走远了。父亲看看她,说,你不要自己失去信心。他不懂的。你只要好好学习,哪个地方都可以考上大学的。
孩子点点头。可是孩子的泪水都快流下来了。孩子那个时候没有想到怀才不遇这类的话,孩子只是觉得有些委屈。那种委屈的感觉只有一个没有机会上战场的将军才会有吧?她觉得自己的背后,似乎总插着一面纳首归降的白旗。
孩子那个时候也不明白重点和非重点其实只是一些人一些心血来潮的话。那些话就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命运,当然包括那些从教的老师,也包括类似孩子这样大的其他孩子们。
因为大部分孩子,即使是上了这个学校,也本身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的。没有希望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沉沦,就像人,看不到曙光的时候大多是在眼睑后面睡觉的。
所以,这个地方在孩子的眼里,完全不是她理想的地方。理想对于一个孩子有多重要?那大约是像骨架吧:那是支持着他们的姿态塑造着他们的形体的质实坚硬的东西。
虽然,也许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骨架。
到这里来的学生,也仍然是孩子,所以他们玩起来很开心。问题是他们就只顾玩了,上课的时候几乎也是。很多老师根本不再维持课堂秩序,一味地听之任之了。
所以,这个在操场的角落里,守着自己,回顾自己理想的小孩子,心里才会有这么深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