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物语-第二章 寄人篱下(上)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皇物语> 第二章 寄人篱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寄人篱下(上)(1 / 2)

平安与小妍两人就这麽在京都的平家居馆中安顿下来,平家兄弟将平安视为门客,供给衣食和诸般所需都与兄弟俩自己并无二致,比起跟山贼在一起时要好得多了。

这平安京原是平家兄弟的高祖父桓武天皇时模仿唐朝的长安建造的,城内以直通皇城南门的朱雀大街为中轴,分为左、右两京,并且也像长安一样设有东、西两个市场。城外山环水绕,寺社遍布,风景虽不似後世人工经营的那般优美,却也颇有自然之趣。此时日本定都平安京已历一百多年,城内许多地方也已经显得颇有古意。

但是在平安现代人的眼光中,这时的京都实在称不上是个大都市。

几天下来他就发现,城里的居民除了公卿贵族和朝廷官吏外,绝大部分都是耕作畿内公田的农户。而且人口全都集中在东面的左京一带,西面的右京由於地势较低、池沼繁多,几乎无人居住。西市更是荒烟蔓草,一眼望去如同废墟,远不如东市的市面繁荣。就是东市,市里贩卖的也大多是五谷、布料、咸鱼、乾果、食盐、陶器、廉价的漆器和饰品等,市容非常的单调。

平将平对他解释道,天皇和权贵之家甚至佛寺里都有自己的工坊和世袭隶属的工匠,专门制作高贵华美的衣服和漆器等用品。同时贵族大姓也拥有购买由中国输入的磁器和其他精致物品的特权,因此市场除了升斗小民之外,少有大主顾光临。

事实上,各国(作者注:日本令制国,地位约当於唐朝的州)前来上贡的官员则往往为了牟求私利,把地方上最佳的物产私下卖给京里的中等官吏和像平家这样的寄寓之家,然後从市中购买劣质的物品充数交给朝廷。因此,朝廷也只能选择再把这些粗劣之物卖掉,拿贩卖所得向港的贸易商购买进口的商品。

听完将平的描述,着实让平安愕然了好一会──这是实实在在的半奴隶半封建经济,钱币永远只在政府、贵族和官员之间流通,或者用来对外贸易,而普通百姓甚至过着用布匹代替通货、十足以物易物的生活!

更让他不习惯的是,堂堂一国之都的平安京,竟然连个城墙都没有!

当年的桓武天皇,虽然建设了左右京的道路、设立了城门,但似乎是由於为了在建立京都的同时又在东方征讨虾夷,已经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因此最後草草中止了工程。但是将平也对他说道,古代日本的首都如平城京、藤原京等,以及各国司厅都没有城墙,只有在东北的出羽、陆奥地方以及西南的九州才有为了防御而建设城栅的事情。

因此,平安推断不设立城墙,好像也是这个时代日本的惯例。

即使是在京都北面、称为大内里的皇城,也只是用瓦垣充当围墙,与一般大户人家相去无几。只有在皇城中心的皇宫,才有两重城壁,在满是木造平房、瓦房的平安京中显得如城堡一般。但是除了皇宫之外,当朝权臣藤原家几座占地广阔、规模庞大的宅院如闲院、琵琶殿、东三条院、西五条第等也是雕饰华美、炎隆耀赫、光彩夺人。

平家兄弟虽是皇族後人,但自从被赐予「平」氏之後,身分即与一般臣子无异,地位反而不及藤原氏了。

将平也对平安说起过,京中公卿权贵之子弟,往往直接荫任五品官职。而非出身权门,或来自像平家这种外地世家者,则必须进入大学,再通过明经道、文章道(类似中国的进士)、明法道(律法)、算科道(数学)四科考试之一,方能得到官位,并且还得从不到九品的微末小官做起。

当然,若是考取了相当於中国状元的文章得业生(日本制度中有两个名额),则可以得到品位较高的官职。如名臣菅原道真,一开始即被授予从六位下的官职。因此虽然比不上中国的科举,大学中尤其是文章道的考试,竞争也仍然是非常的激烈。

因此将平每日里都来向他请教春秋、左传、论语、史记等篇章的内容,偶尔也问他诗、书、周礼等。这方面凭着平安读了四年历史系打下的基础,多少还能够应对得来。

只是除此之外,将平这後生也像京都诸多官吏贵族般颇染博雅之风──从谈论中土的山川风物、到吟诗作歌、弹琴下无所不习,直让平安自愧不如。幸好将平此人既然兴趣广泛,就往往不求甚解,加上平安在历史系的课堂中还读过一部郦道元的水经注,如此才算是勉强能对付过去。

平将门却是完全不同,他久居人下,职卑位轻,因此心情积郁,常常在家中饮酒作乐,或者投壶、双陆(一种将不同的赌注置於棋盘上,掷骰子决定输赢的赌博)、蹴鞠为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