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翼越向前走,心中越是烦躁,不是担心朱是不是战败了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尽快的找到朱而且是活着的。现在已经得到消息了,朱战败了而且是大败。董翼离开洧水后不到三个时辰就开始见到一些溃兵了,董翼还记得当时那些溃兵见到自己的时候那一种喜悦的心情,那是绝望中的人突然见到希望的喜悦。
董翼也从那些溃兵的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朱大败,全军已经溃散了,溃兵已经向着后方过来了。董翼在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心中确实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感慨,历史还是向前继续走去了。
董翼从那些溃兵的口中已经知道了朱战败的经过了,和董翼他们担心的一样,轻敌而亡。董翼打发了那些溃兵继续向后面行去,同时告诉他们后面就有人接应他们了。就这样一路上董翼至少遇到了数十波的溃兵,董翼从每个溃兵口中得到一些关于这次战斗的消息,拼接起来,就是这次战斗的完整经过。
初期朱他们的战斗还很是顺利的,至少在出了长社之前整个战局都很顺利。汉军可以说是一路旅游的到达了长社,但当奉命秘密离开长社继续向东追击黄巾贼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其实汉军中的将领很早就发现了黄巾军的变化,开始的时候颍川的黄巾军,好像就像是为了破坏才存在的一般,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目的。黄巾军虽然起义了,但是黄巾军并没有把自己的起义的意义还有目的传播下去。很多地方的教徒就是看到别人起义了自己也就跟着起义了,但是并没有形成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的行动。毕竟黄巾起义的时间按张角所想是在三月,现在虽然唐周没有高密成功,但黄巾道的目的也暴漏了出来。因此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么紧急,但准备还是不怎么充足。
尤其是在起义的时候,各地的渠帅有的甚至还在冀州没有回到自己的地方。这可以说是致命的问题,但由于信息流通速度,还有朝廷对黄巾道的重视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平安的度过了这一段时间,就想颍川一样,波才回来了――豫州黄巾道大渠帅波才回来了。这让颍川的黄巾军有了统一的指挥,也让各地犹如无头苍蝇一般的黄巾军找到了头领。他们开始有目的的攻打汉军,或者说是引诱汉军,把汉军引向远离雒阳的地方。
当然这些事情,董翼还有汉军的各个将领并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黄巾军的变化。但是朱或许是立功心切,还是对黄巾军的轻视,并没有对此重视。最后终于在洧水河东二十里,兖州和豫州的交界处,贾鲁河的地方尝到了一次让朱毕生难忘的失败。
“大人,我们还是先南下鄢陵在那里休息一段时日再继续追击黄巾军吧,现在下面的士卒都已经受不住了,我们三天追击百里,已经是让士卒疲惫不堪了。仅仅在长社休息了一日,并没有把士卒的体力完全恢复过来。在这样下去,没有击溃黄巾贼,我们自己就会先垮下去啊!大人。”一人在大军帐外勉励的劝说着上位者。
那名将领,也就是朱,看着下面劝谏的将领心中一阵烦躁,自己又如何不知道这些问题,但是雒阳城中……你们又如何知道我的压力。朱心中想着,也越来越烦躁。“办不到也要给我办,就算是死也要在打下黄巾军后才能去死……”朱一时间控制不住就骂了出去。
朱喘着粗气,双眼通红的看着下面跪着的一地的将士。良久,朱的心情平复了下来,坐了下去,柔声道:“你们说的我也知道,等这一站打完后我在这里说了,我顶着朝廷的怪罪给战士们发双倍的饷银,给大家四天休息的时间,自由活动。而且那些黄巾军的战力如何,从出了雒阳一路打到这里,大家都还不清楚。探子也已经打探清除黄巾军躲藏的地点了,明天就是最后一战了。大家就在努力一下吧。”
下面的众将听着朱可以说是低声下气的回话,在看着朱已经有些斑白的两鬓,心中不由也有些酸楚了。齐声道:“诺,紧遵大人命令。”
“好了下去吧,我想歇一歇。”朱无力的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退了出去。
众将行礼后,一一的退出了大帐。
朱抬头看着大帐雪白的帐顶,心中有些忧愁……
翌日清晨,汉军刚刚吃完饭,就有一骑飞快的从营地外面冲了进来,“敌袭,敌袭……”的声音随着斥候在营地中穿梭,在汉军营地的上空飘荡。刚刚还平静的营地一瞬间喧闹了起来。
朱正在营帐中还其余将领商量攻打黄巾军的细节,突然听到帐外的喧哗,朱来到营外道:“怎么回事,何事喧哗?”
“报,大人,黄巾军来攻,据营地已经不到二十里了。”
“黄巾军来攻,有多少人?”朱听到黄巾军来攻,眉头下意识的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