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年难忘(三)
一翻折腾后,我们又回校上课。这时的学校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宁静,大炼钢铁的遗风四处可见,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的豪言壮语仍在耳边迥荡,教室也不平静,板凳尚未坐热,一股体育达标风又在校园刮起。
解放后,学校的体育活动推行苏联的劳卫制,分少年劳卫制,一级劳卫制和二级劳卫制,以督促和鞭策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方面不断进取。
初中生主要达标是少年劳卫制,高中生主要是一级劳卫制,二级劳卫制的综合水平,不少项目都接近该项的三级运动员水平,有相当难度。
大跃进在学校刮起的这股风,就是要求在一个月内,所有同学限期达到一、二级劳卫制,普通射手,等级运动员,简称“四红”。
其时,报上天天登,今天三中实现满堂红,明天一中实现满堂红,形势逼人,十三中也不能落后,赶着鸭子上架,人人都投入了一个不可及,但又必须达到的目标。
于是一下课,处处都是达标锻炼人。达不到,非要达到,弄虚作假应运而生。单杠上的引体向上,原要求引体时,下肢不能弯曲,现在板命拉上去了也算。
市第九人民医院护士学校的女生,跑百米,干脆弄到住院部到人民路的下坡上,从上往下跑。
我的一千五百米久久不及格,就由黄照西和刘良万一人牵一只手,拖着跑,教体育的江治平老师卡着秒表,不时提醒,黄照西,你们这么带及不到格。
评等级运动员以足球为例,组队连赢数场,可评几名三级运动员,我们就找十一人组队和别人踢,不能连赢就解散,重新组队又来,直到拿到等级证书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