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于十年前,十年前阳关预测:“换一个思路,若由国家体委与清华大学联办高级裁判培训班,以清华为基地,清华的学生球迷为对象,将一批年龄20余岁,头脑灵活,反应敏捷,素质一流的学界精英,在8到12年间,造就出国际一流的足球裁判,则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足协领导者都在忙自己如何找钱,发财,难得有这种想法和作为。看看北京奥运会主裁中国女足的韩国裁判,一个年轻女生,除精通母语-韩语外,还精通汉语、日语、英语;出现在日本新闻媒体报导北京奥运的韩国女生,精通五门外语,令人惊叹!
足球裁判门坎不高,象中国男足一样,有钱没有本事,奈何它不得,只有眼睁睁看着韩国人当裁判,其它小国也有人当裁判。
其实当奥运会裁判、世界怀裁判也是一种荣耀,对发展本国该项技术,大有补益。
我不知道,中国体委领导看不见,中国足协领导也看不见,为何?
****
谁先进入世界杯赛场
世界杯谢幕,观赏了大学足球的中国球迷,又回到现实,注目国内初中、小学的甲a、甲b联赛。中国足球,足球界人士,何时能堂堂正正走进世界杯赛场,等四年,再等四年,希望何在,前景渺茫。
当我们放眼中国足球的时候,眼光总是追随那些十余岁便闯荡足坛,从少年队、青年队、国家队,继而教练的昨日和今日之星,因为他们是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