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钱多惹的祸-第5节 扭曲的中国男足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足球钱多惹的祸> 第5节 扭曲的中国男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节 扭曲的中国男足(1 / 2)

扭曲的中国男足-反思足球

当我写中国足球严冬将至的时候,正值去年底中国男足刚刚出线,中国足协袁伟民主席、阎世铎副主席忙于庆功的时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极不合潮流的大胆预言。

因为人们都在憧憬中国男足能打入十六强,甚至打入四强。梦是美好的,也是美妙的,但这毕竟只是一场梦。梦醒之时,人们才晃然大悟,原来这男足,是一群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们在场上的表现,丧尽中国的国格和中国人的人格。

中央领导同志的一席反思的讲话,看似要给中国男足括起一股清醒的和风,但袁主席的一句主流是好的发言,又将这股清醒的和风,挡在了太平洋以外。

看来这反思,要动真,真难!?

我说,扭曲的中国男足,基于与袁主席不同的认识。如果说足球运动相对于出钱的俱乐部是上层建筑的话,那么这种扭曲首先表现在其经济基础的扭曲(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涉足足球产业的资本,都在做赔本买卖。保守的估算是,每年甲a的支出大约要五、六亿元,而整个联赛的收入则仅为1.5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光中国甲a联赛每年的亏损就达四亿元以上。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成了国家多项体育产业中吸引投资最多的项目,同时却也是亏空最大的项目)。

翻遍古今中外历史,你从哪里能够找出来,滋养中国男足的这种只投入,不见收益的市场经济。难道一些在市场经济下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板都是傻子,你袁主席一句话,就可以站出来,不计后果,不计回报,心甘情愿,把大把流血流汗挣来的钞票往这深不见底的无底洞里抛。非也。

当去年四川的托普,以千万冠名上海队队衣的时候,因为它要入住浦东,你来我往,这是一笔交易。最终,付出的仍然是政府、是国家。不这样,为何四川托普,仅需用三千多万元,就可以廉价地买进全兴足球队,他何以不干。因为他不是傻子!

忆往昔,当***同志在1992年中韩吉隆坡之战,开赛9分钟,韩国队连灌3个球,致电伍绍祖先生的时候,把中国足球推向市场经济提上了国家体委的日程。

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足球的市场经济会如此美妙,会滋生出上百名年薪超过百万,身家超过千万的新一代足球富翁。

面对人们思维习惯中正常的市场经济,足球界诚皇诚恐,“胡闹简直胡闹!”“丢人!具有12亿人口的大国,竟养活不起几支球队!”这就是当时足球界人士的普遍反映。

如果说改革之初,足球推向市场,尚需政府送上路,扶一程的话,那么长达八、九年的时间内,仍然靠政府这支无形的手来支撑,不仅不正常,就太反常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