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钱多惹的祸-第4节 亚运“三谈”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足球钱多惹的祸> 第4节 亚运“三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节 亚运“三谈”(1 / 2)

亚运“三谈”

谈韩国:金昶佰感动教育着中国人

谈朝鲜:这决不是失利的理由

谈中国:一个男足,相当于多少项夺金强项的投入

谈韩国:金昶佰感动教育着中国人

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赢了,她们战胜了金昶佰教练曾经执教过的韩国队,当中国中央电视台在称颂金教练的敬业精神的时候,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我想了很多、很多。

一是韩国人的胸襟、气度令人敬佩。在金教练率领中国队参加亚运会比赛的时候,无论是对日本、印度、韩国,都有那么一队韩国的球迷为中国队加油,他们支持中国队,更多地是对金昶佰教练的敬重,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中国队的点滴进步,有韩国人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有韩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和智慧。

这一点金昶佰教练早有预言,因为他深深地知道韩国人的秉性。

而中国人呢?如此大肚者有之!但敢于公开站出来表态,我在国外执教,就在于培养的运动员打败中国队的人则罕见。记得北京乒乓球队的王教练执教比利时,培养出了大小塞弗,在比赛中也曾让中国队员尝到苦头。按金教练的说法,应该是中国高水平的教练培养出了比利时高水平的运动员,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国人没有这种感觉,不知王教练有不有如此认同?

没有打败中国队的想法,原因有二。一是自身水平有限,不敢盲目夸口;二是思想、认识上有所保留。与金教练比较,至少衬托出敬业精神上的差距。

金教练感动教育中国人的另一点,是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由于人种的制约,亚洲人与欧洲人存在体质和体能的差距。要打败对手,登上世界之冠,亚洲人更应该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这就是在科学规律指引下的极限训练。笔者观察了两个半场曲棍球比赛,一是中国队对日本队,二是中国队对韩国队。其攻防节奏转换之快,全体队员大范围的高速奔跑,远远大于中国男足队员的运动量,由于曲棍球特殊的运动方式,这种半躬身的奔跑,更见其训练之艰辛。

金教练带来了魔鬼训练方法,体育界的上下都如此说。反过来我们看看曾经战胜过中国队的日本队,两次挑战中国队的韩国队,看看她们在场上的奔跑和球技,自然地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金昶佰教练不如此训练中国队,你能与两个亚洲的强劲对手抗衡,登上亚洲之颠么?

黄健翔曾估算过韩国男子足球运动员在对意大利等队的比赛中的对抗强度,说,他们的奔跑量超过了八千米,相当于场上多了一名运动员,也就是说,犹如十二人打十一人。

对体育的这种认识,很遗憾至今都没有为中国大多数教练和运动员接受,难怪不得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在不少集体项目上,遇见三千万人口的韩国就发怵,其中包括女篮,男足。

从金教练入主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到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亚运会冠军,时间就这么两、三年,那么中国男足要翻身,不知国家体委的领导、足协主席袁伟民先生,副主席阎世铎先生再打算用多少年?八年,或者十年?

谈朝鲜:这决不是失利的理由

当中国队在国外比赛,并输球的时候,我们的惯用语是队员还年青,缺少大赛的经验?这话说多了,自己也觉得乏味?典型地是前不久的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记得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谈到这两点的时候,自己又作了纠正,因为女排姑娘,并不是所说的那么年青?有联赛的锻炼,也不是那么缺少比赛的经验?没有理由,总要找点理由,这便是蹩脚解说的由来。因为,本次夺得冠军的意大利队,才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连决赛的场地,气氛都没有感受过,更谈不上什么大赛的经验。

本届亚运会,朝鲜女子乒乓球队战胜中国女队,也说明了这个极为浅显的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