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形期,国家对重点物资实行从计划向市场逐步放开的办法。在这时,这些物资一部份由国家计划批发,平价供给,一部份又实行市场行为,高价交易。在当时,同一种物资,就分成了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份。计划外的要比计划内的价格高。一些紧缺物资价格悬殊很大。这样,就使掌握和审批计划指标的这一部份人和部门,利用这一特殊的权力和机会,大发其财。他们一方面利用谁想要得到指标或多得到指标,你就要来求我,活动我,你就要给我好处,也就是要“懂得起”。一方面卡下一些指标,用市场价高价卖。
还有的部门,把国家整体给的划拨指标物资转手加价或用市场价卖给下属单位和企业,用手中的权力从中牟利发横财。在这一问题上,国家虽也查处了一些人,但那只是一碗豆子里的一粒,大多平安地捞到钱。
八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永新地区发生了李荣辉用工业酒精兑酒卖,死十人,残四人的重大毒酒事件。
李荣辉,永新区紫荆乡人,原为紫荆商店经理。自己在家伙同其岳父用工业酒精兑成散装白酒,批发给农村及边远酒店卖。其时正值农村栽秧季节,白酒销量旺季。此酒吃后,主要是头昏及眼睛看不见,最后成瞎子或死亡。起初,还以为是什么重大传染病,政府、公安对进出道路都进行封锁,不准出入。搞得人心惶惶,非常恐慌。后经有关部门及防疫部门查证,确认为毒酒中毒案后人们才松了气。李荣辉被判死刑,其岳父被判死缓。
清溪河两岸的人多爱喝酒,把喝酒视为享受。把劝人喝酒作为社交场上的手段。把在酒桌上胡乱喝酒视为豪爽,人们常常在酒桌上喝得大醉。特别是一些基层干部,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此事件对喝酒人有点警示,但很快就淡忘了。
八五年九月,清溪河上的马颈子电厂动工修建,装机容量为五千千瓦,工程总投资719.64万元,是当时綦江境内最大的水力电厂。原永新区委书记,此时也调县任农委主任的张开科任指挥长。
此年,杜金虎出任永新农具厂厂长,改原来主要生产农具农机为生产汽车变速箱、汽车齿轮。从此永新农具厂改名为永新汽车配件厂。转产后,汽配厂规模和效益都得到迅速发展,成了綦江县的优秀企业,也成了永新唯一一家规模企业和税收支柱。
永新农具厂,现在的永新汽配厂,最初是在永新场上场口的几家铁匠铺。七十年代迁到下场外清溪河边对门岗。迁厂后,规模得以扩大。开始由原先只面向永新本地打锄头钯疏,修理农村铁具,逐渐生产打米机等农机农具,最终能生产汽车齿轮,面向全国的一个发展较好的一个集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