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墨晶被吸进一个黑色的空间。这空间罡风凛冽、煞气冲天。只见那凛冽的罡风对着墨晶一阵猛吹,似乎要将之撕裂;冲天的煞气也疯狂的涌向墨晶,仿佛要将之销毁。墨晶自是来者不拒,黑光一闪,将这连鬼神也为之动容的罡风煞气吸收得一干二净。这黑色空间的罡风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而墨晶似乎也能无限量的吞噬一切,二者就这样无限期的相持着,不知岁月。墨晶中的昊羽的灵识也在那无尽的相持中慢慢的苏醒。
苏醒过来的昊羽的灵识默默的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他发现自己现在变成了一种奇怪的非物质形态。有意识,却没有形体;能感受,却不能看见。他发现自己被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包围着,而且自己的意识似乎非常享受这种气体。日积月累,昊羽四周的气体似乎浓密了一些,而昊羽的灵识也变大了一些,他渐渐能感受到周遭比较远的地方的变幻。昊羽发现自己似乎处在当初他研究的那块墨晶之中,而墨晶似乎正在与外面的那个黑色的空间中的罡风煞气做着无限期的争斗。
回想前事,昊羽终于意识到他自己陷入了一个奇妙的他以前所不能理解的空间。附身于墨晶中的昊羽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静静的等待着墨晶与罡风煞气的互相争斗。而让昊羽感到奇怪的是那凄烈的罡风煞气经过黑晶的吸收过滤后每每化作一股灵动的气息,这灵气对他自己有百益而无一害。随着墨晶不断的吞噬罡风煞气,墨晶体内的灵气日益浓郁,昊羽的那丝灵识也逐渐强大。之前,昊羽的灵识依附在墨晶体中,一动也不能动;而现在,他已然能借着那浓郁的灵气游走于墨晶之中。
也是这日昊羽心灵福至,他想:随着墨晶不舍昼夜的吞噬罡风煞气,那么墨晶中的灵气肯定越积越多。最终,这些灵气必将由气态化为液态。随着液态的灵气的日积月累,总有一天能将这墨晶撑破,自己不就自由了么?
心念一动,不想这墨晶竟然仿佛认同昊羽心中所想,居然加快了对周围罡风煞气的吞噬的速度。
却说昊羽的灵识在灵气的滋养之下日渐强大,渐渐的他也能和墨晶产生一种玄之又玄的感应。况且他的灵识依附于墨晶之中,仿佛与墨晶一体。昊羽灵识生出要加快吞噬速度的念头,而墨晶也是通灵之物,自然也就黑光更盛,对四周的罡风煞气的吞噬速度越来越快。昊羽见墨晶中灵气增加的速度加快,也就安心的在灵气中静养着自己的灵识,只等石破天惊的那一天的到来。
随着黑晶吞噬的速度越来越快,墨晶中积累的灵气越来越多,昊羽的灵识也是越来越强。虽然墨晶有着无比强大的柔韧性,在液态灵气的充塞下墨晶的体积也越来越大,但再大的柔韧性也有其极限的一天。
黑暗中不知时节。这日,墨晶的膨胀的体积终于达到了极限。正在那浓郁得像水一般的灵气的滋养中的昊羽只觉灵识一震,仿佛一道强烈的黑色的光泽在黑暗的空间中一闪而过,一道强烈的气息从昊羽的灵识中却跃出,迅速的向四周扩散。黑色空间不甘毁灭,亦是发出无数道强烈的罡风煞气朝墨晶汹涌击来,二者发生了强烈的碰撞。昊羽但觉感觉一松,自己的灵识向四周无限的扩展开去。可惜这种自由的感觉昊羽还没有来得及体会真切,又一阵强烈的触动向昊羽涌来。昊羽只觉灵识剧震,再次昏迷过去。
昊羽再次清醒,周围的世界已然由黑色变成了灰色。昊羽运起自己的灵识,发现在自己的灵识中多了一颗黑色的珠子。仔细辨别,原来是那颗墨晶。昊羽心想:怎么那么衰,刚摆脱了那个黑色的空间,怎么又进了这个灰色的空间!老天,你就不能给我来个正常一点的吗?好在昊羽的灵识已经从墨晶中摆脱出来,现在能够在这灰色的空间中自由的飘荡。
昊羽在灰蒙中不知道游荡了过少岁月,却也没有飘出这无边无际的空间。这日,昊羽灵识一动:先前,我寄身墨晶之中,得益于墨晶的吞噬的方法摆脱了那个黑色空间;现在,墨晶寄托在我的灵识之中,不知道我可不可以运用它吞噬的方法再次摆脱这个灰色的空间。
心动不如行动!当下昊羽展开灵识,默默的与灵识之中的小墨晶珠沟通着。灵海中的墨晶珠飞速的运转起来,将昊羽的灵识转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而四周的浓郁的灰蒙之气也跟随自己的灵识转动起来,并且飞速的没入自己的灵海。
又在灰蒙中不知呆了多久。四周的灰蒙之气在转动的墨晶的带动之下不停的没入自己的灵海,也无须昊羽自己操劳。于是,在漫长的无限的寂寞中,昊羽靠着背书来消磨时光。从《老子》背到《庄子》,再从《论语》背到《孟子》,昊羽之前虽然是个科学家,但对于那些儒道经典也是爱不释手。昊羽一边背诵着儒道经典,一边无聊的等待,等待这无尽的灰蒙之气被自己耗尽的一天。岂料正在他反复背诵儒道经典之际,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一个玄之又玄的奇妙境界。
进入玄妙之境的昊羽不曾察觉:四周的灰蒙之气被自己的灵识纳入,又通过灵识之中的墨晶珠的转化,逐渐形成了一个黑色的日渐固定的实体。
正是:道心萌动我知先,混沌之中不计年。练就鸿蒙金石体,可争尘世可争天。
毕竟昊宇受困于这莫名空间之中如何得脱,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