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承上文,又说昊羽在无尽的灰蒙世界中,一边默默的背诵儒道典籍用以遣散无聊的光阴,一边默默的控制体内的墨晶珠吸收四周的会蒙之气。道心大发的昊羽竟然因此而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而且,在墨晶珠的转化之下,众多的灵气包围着昊羽的灵识,逐渐呈固化的状态。正是:
可道之道非恒道,无名之名玄又玄。
却说昊羽发现自己灵识周遭的灰蒙之气被墨晶珠转化成玄黑气团,并且大有呈固化之趋。昊羽心思一动:不知道我的灵识能否控制这些玄黑气团。昊羽默默的活动自己的灵识,企图去控制这些玄黑气团。玄黑气团虽然呈现一片固化之趋势,但终究没有完全实体化。昊羽必须全神贯注的小心翼翼的去控制它,稍一分神这玄黑气团即脱离控制。
虽说目前尚不能完全控制它,但是昊羽已然兴奋不已。你道为何?自昊羽实验失败变成这种意识形态之后,一直靠感觉才能体会周围的存在。而今,昊羽已经能通过灵识的控制而产生一种真实的触摸的感觉,你说昊羽怎么不兴奋。
众位看官皆知,红尘万物皆有六感,即是: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以及那玄之又玄说不清道不明的第六感。如今终于恢复了触觉,昊羽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一定能重新恢复人的其它几种感觉。只是不知再次恢复之后,自己已经变成了什么摸样。
灰蒙之中,不知年月。昊羽虽然努力的控制着墨晶珠快马加鞭的转化四周的灰蒙之气,而且昊羽对依附于自己灵识周遭的玄黑气团的控制也越来越强,但玄黑气团一直没有完全实体化。昊羽无奈,毕竟这东西是强求不得的,只能靠时间去堆积。
是日,昊羽忽然感觉四周的灰蒙之气日渐稀薄。百思不得其解,昊羽遂以灵识控制了玄黑气团向其他去处移动。说也奇怪,昊羽移动到一新住处,那里的灰蒙之气依然浓郁如初,仿佛泥淖一般。但只要昊羽在此多呆上一段时间,这浓郁的灰蒙之气又变得稀薄无比。昊羽心里揣摩着:或许是自己不断的吸收导致这灰蒙之气变得稀薄。却也无妨!毕竟这灰蒙世界辽阔无垠、不知边际。自己吸收完一个地方再换个地方就是了。
昊羽就这般的吸一个地方换一个地方不知多少年月,也不知在灰蒙世界里飘荡了多远。昊羽只觉得自己周遭的玄黑气团越来越浓密,大概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转化成真正的实体形态了。
这日,按照惯例,昊羽将自己新到之所的灰蒙之气吸收得只剩下稀薄一片,立即又向前方飘荡而去。
映入昊羽灵识之中的是前方是一个巨大的灰蒙气团!灰蒙气团的浓密的程度远超过其它地方,甚至比昊羽通过墨晶珠转化而成的玄黑气团还要浓厚。昊羽灵海所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此处太过诡异!还是离开为妙!但作为一个求知欲望超强的科学家,探索和解答未知谜团的念头驱使着昊羽不知不觉的往前方闯去。
初一接触那团灰蒙气团,昊羽立即被它给反弹开来,仿佛一道无形的墙把昊羽强推出去。不信邪的昊羽再次控制着玄黑气团向灰蒙气团撞去。结果如同上次一样,昊羽再次被灰蒙气团拒之门外。反复试验了上百次,昊羽终于知道自己的玄黑气团浓密度远比不上灰蒙气团,与之硬顶是闯不进去的。不过没关系,昊羽灵海之中尚有一颗墨晶珠。既然硬闯不行,那就只能慢慢的吞噬它了!而且昊羽发现,这团浓密的灰蒙之气吸收起来虽然困难,但对自己的玄黑气团的实体化的帮助远超出其它地方的灰蒙之气。换句话来说,昊羽吸收转化一丝灰蒙气团的灰蒙之气抵得上其它地方的万千道灰蒙之气。
发现这个妙处,昊羽更加舍不得离开此地了,更何况昊羽心底还压着一个闯进去一探究竟的念头在作怪。
如同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自从昊羽化为意识形态以来,对庄子这句话算是有了深刻的体会。不知庄子是否也如同自己一般有过这样的奇遇,否则怎能体悟出这么具有哲理性的话语呢?昊羽在心里默默的琢磨着。
话休絮烦。人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昊羽夜以继日的锲而不舍之下,那团浓密的灰蒙气团终于被昊羽利用墨晶珠吸出了一个细小的缺口。昊羽有意识的依附自己灵海而存在的玄黑气团变成一个细长的气针,然后接着灰蒙气团的细小的缺口钻了进去。
却说昊羽闯进灰蒙气团之中,一种奇特的景象闯入昊羽灵海。灰蒙气团的中央是一个奇特的混沌状的大卵,大卵的表层一片青蒙之色,偶尔还有几道紫色和黄色的气团浮现。而在大卵的四周,有三颗奇特的珠子围绕着它有秩序的转动着。仿佛那巨卵是一颗恒星,而那三颗小珠子是三颗行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