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帝国的兴衰-十、英美两次战争,英国对加拿大…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超级帝国的兴衰> 十、英美两次战争,英国对加拿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英美两次战争,英国对加拿大…(2 / 2)

公元1780年5月,英国海陆军联合远征,攻占南卡罗来纳沿海重要城市查尔斯顿。英军总司令柯宁顿认为南方胜势已定,便命康华理率兵防守查尔斯顿,自率主力部队返回纽约。随着美军副总司令纳撒内尔格林来到南方指挥美军,美军的处境有了转机。公元1781年1月17日,美军在丹尼尔摩根将军的率领下,在王山附近将考彭斯部英军打败。3月,摩根与格林将军所部军队在北卡罗来纳西北的吉尔福德会师,与英军进行了一场恶战,英军受挫,美军亦有很大伤亡。康华理见英军远离补给线,未敢恋战,撤退至南卡罗来纳境内的威明顿。至公元1781年夏,在美军的进攻下,英军节节败退,不得不将兵力收缩到纽约和约克两座港口城市。

美军总司令华盛顿决定对这两座城市英军分别予以消灭,他将主攻的目标锁定在约克城康华理一部英军。在此之前,盟国法国的海军已将前来增援约克城英军的英国海军击败,从海上将约克城封锁。华盛顿除留一小部军队监视纽约的英军外,亲率美军主力及由罗香波将军率领的15000法军开往约克城。10月17日,战斗打响,康华理率英军突围失败,走投无路,于10月19日率8000英军走出约克城向美军投降。此役之后,英美两军除在海上有九次交战和在陆上有几次零星的战斗后,已基本上停止了战事。

经过长时间谈判,双方于公元1783年9月3日在法国的凡尔赛签订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英国保留对北美殖民地加拿大的所有权。至此,长达七年之久的美国独立战争至此结束,大英帝国在还未对世界发起大规模战争时就遭遇来自内部的重创。但这并不代表大英帝国的没落。

第一次英美战争后,英国一直不甘心于失败,时刻妄图卷土重来,占领美国。而美国却对英属加拿大抱有很大的野心,想以武力将其吞并,双方都酝酿着进行再次的交战。公元1812年6月18日,美国乘英国兵力正陷于与拿破仑法国作战之机,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美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美国通过紧急扩军,使兵力总数达到65000人,海军拥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而英军由于大部分军队陷于欧洲,在加拿大只有7000名英军和10000名民兵,以及一些印第安人同盟者。

在从公元1812年6月至1813年初的双方交战中,美军在海上交战中占了上风,击沉英舰3艘,俘获英舰船500多艘。在陆上,美军三路军队却均尝败绩。美军首先在西部的圣劳伦斯河支流及五大湖区发起进攻。英军将领布罗克率领英军、民兵和印第安人在7、8月份三次打败美军的进攻,并且攻占了西部的几个美军堡垒。8月16日,当英军700人攻至底特律时,城中美军守军2500人竟一枪不发,在州长的率领下向英军投降。接着,英军转向中路,10月12日晚,在尼亚加拉河,英军以1000人军队击败了美军3000人的进攻。11月,东路美军开始向蒙特利尔进攻,但由于美国民兵部队拒绝进入加拿大,这路美军不得不半途返回。三路美军的进攻均遭失败。

第一次对加拿大的进攻失败后,美军对指挥机构进行了改组,由约翰阿姆斯特朗取代尤斯蒂斯任陆军部长,在国会设立总参谋部,协助陆军部长指挥军队。公元1813年初,美军在哈利逊指挥下,兵分三路进攻英军占领的底特律。英军在布罗克的指挥下,不等三路美军会师,便将其中两路击溃。尔后,战事转到五大湖地区。

公元1813年4月,美陆军在安大略湖海军的配合下,攻占了加拿大首府约克(今多伦多),焚毁城市后撤离。9月10日,美军舰队在伊利湖的普特因湾与英海军激战,英海军6艘军舰投降。美军控制了伊利湖,打开了通往安大略湖的门户,切断了英军的后勤供应线,迫使英军撤出底特律。

哈利逊率3500美军追击英军,10月5日,在泰晤士河畔的莫拉维安镇追上英军与印第安人联军1600人,将其击败。英军被歼500多人,有600多人成了美军俘虏。英、印联盟就此瓦解。10月,美军兵分两路,共约13000人向蒙特利尔发起钳形攻势,但在距蒙特利尔113千米处被2000名英印联军击退。12月底,英军发起反攻,将美军赶出乔治堡。不久,英军又占领了尼亚加拉,处于有利地位。至公元1814年初,大批英海军舰只从欧洲来到美国东海岸,英军在海上又占据优势,控制了制海权。美国各港口遭英舰封锁,同时英海军捕获200多艘美军船只,只有少数美舰突破了封锁在外海作战。美军为了改变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进一步进行军事改组,大胆启用了年轻军官。同时,抓紧对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一方面从海上对美军发起进攻,另一方面又计划在陆上从尼亚加拉、尚普兰湖和新奥尔良三个方向发起南北夹击之势。在尼亚加拉方向,7月3日,美军攻占重镇伊利堡。7月5日,4000名美军与2400名英军在奇普瓦一线展开激战,双方展开了白刃战,结果英军被击退。7月25日,英、美两军又在隆迪斯兰激战,结果双方各有伤亡,打成平手。在西部尚普兰湖一线,公元1814年8月中旬,英军在普雷沃斯特将军的率领下,沿传统的尚普兰湖――哈得逊河一线侵入美国。9月11日,美军五大湖区战区司令麦克多诺指挥14艘军舰同2倍于自己的英国舰队展开激战,击退英军的进攻,英舰队司令死于战场,美军俘获4艘英舰,史称此战为“麦克多诺大捷”。此战消除了英军从加拿大进攻的威胁。在新奥尔良一线,公元1814年12月,英军50多艘战舰和7500名士兵向新奥尔良发起进攻,新奥尔良共有美军守军6000多人。

公元1815年1月8日,帕克南爵士率5300多名英军对新奥尔良发起进攻,美军城防司令杰克逊率领守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以猛烈的炮火将英军打退,英军伤亡被俘达2000多人,帕克南也死于非命。而美军仅伤亡71人。

在东海岸地区,公元1814年8月19日,罗斯率4000英军在切萨皮克湾沿岸登陆,其中2000人直奔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及民兵7000人阻击英军,但在英军300多人的进攻下溃不成军。麦迪逊总统及其政府人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8月24日,英军占领华盛顿,为报复美军对约克城的焚毁,英军烧毁了白宫、国会大厦以及专利局以外的全部政府建筑。9月12日至14日,英军从海陆两个方向进攻巴尔的摩,美军英勇抗击,击毙英军司令罗斯将军。

由于战场上的接连失利,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在俄国的调停下与美国进行和谈。公元1814年12月,英、美双方在比利时签订《根特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同时美国也放弃对加拿大的领土要求。大英帝国虽然失去了美国,却保住了加拿大,这一北美广袤的地区。英国失去了北美13个殖民地,也失去了其流放犯人的场所,这样,英国在海外另一大块殖民地澳大利亚便受到了英国政府的重视,将它作为新的罪犯流放地。从此,澳大利亚成为大英帝国一块重要的海外领地,直至它独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