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0月12日撤回印度。至此,历时3年半的英、阿第一次战争,以英军损失30000多人,耗资15亿英镑而结束。这在英国对外扩张史上,是损
失最为惨重的战争之一,以后30多年英国再未敢对阿用兵。
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希尔阿里汗继承王位后,奉行亲俄远英的政策,于公元1878年7月与沙皇俄国结成同盟,同时拒绝英国使者进入阿富
汗。这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侵阿战争的借口。
公元1878年11月,英军36000人分三路,从开伯尔、古勒姆、博兰三个山口进入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战争正式爆发。由于希尔阿里汗指望
沙皇俄国能够派兵援助阿富汗,因此未做认真抵抗,将50000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等待沙皇俄国援军的到来。英军于公元1879年1月8日占领
坎大哈后,直取喀布尔。希尔阿里汗逃出喀布尔,不久死去,由他的儿子耶古卜汗继位。另一路英军也顺利占领了贾拉拉巴德。
此时,沙皇俄国正忙于在欧洲的战争,无暇顾及阿富汗,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耶古卜汗国王无奈于公元1878年5月26日与英国签订《甘达马克
条约》,使阿富汗成为英国的附庸国。
《甘达马克条约》的签订遭到广大阿富汗军民的强烈反对,9月8日,喀布尔军又一次爆发大起义,起义者将英国驻阿富汗总督府包围,将英国
总督杀死。喀布尔军民的起义点燃其他地方的抗英烈火,各地许多部落纷纷拿起武器,加入对英作战行列。
英军再次派出增援部队来进犯喀布尔,但在阿富汗军民的抵抗下,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才于10月12日再次占领喀布尔。阿富汗抵抗力量纷纷撤入
另一城市加兹尼,以此为基地,打击英国侵略军。英军发起了对加兹尼的进攻,但却大败而归。
公元1880年7月27日,阿富汗起义军25000人在坎大哈附近与英军的一个旅兵力遭遇,著名的迈万德会战爆发。起义军无论是在兵力数量上,还
是武器的火力上均占上风,战斗打响后,起义军首先用密集的炮火压制住英军两翼的炮兵和骑兵,掩护步兵前进。随后步、骑兵一同向英军发
起冲锋,英军大乱,四处逃窜。后因英军增援部队的到达,这一旅英军才免遭被全歼的命运。起义军乘势将坎大哈包围。喀布尔这时也处于100
阿富汗起义军的包围之中,虽然增援的英军将这股起义军打败,但英国人看出要完全吞并阿富汗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于是,英国人无奈
坐下来与阿富汗人进行谈判,同意阿内政自主,但外交要受英国控制。公元1881年4月,英军放弃占领阿富汗的想法,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至此
,英、阿第二次战争结束,同第一次战争一样英军又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