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是南亚西北端的一个内陆国家,位于南亚、中亚、东亚与西亚的十字路口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英国在吞并印度的信德和旁遮普后便与阿富汗有了接壤地区,所以,英国人在考虑向东吞并缅甸的同时,也考虑向北对阿富汗的吞并。
19世纪30年代时,阿富汗国内经历了长时间的内战和封建割据时代,终于由多斯特穆罕默德荡平各种势力,统一了全国。多斯特穆罕默德
对英国早有戒心,深知英国在占据整个印度后势必将扩张的势头转向阿富汗。而此时,另一崛起的大国沙皇俄国为了夺取暖洋出海口,也对阿
富汗跃跃欲试,不断派出使者游说阿富汗,使其倒向它的一方。多斯特穆罕默德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决定倒向沙俄一方,而远离英国。这使
得英国人决心对阿富汗用兵,推翻多斯特穆罕默德政权。
公元1839年4月,英军主力部队30000多人经长途跋涉,经奎达,翻越霍贾克山口进入阿富汗的西南部;另有一路英军强行翻越开伯尔山口,进
入阿富汗境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
这时的阿富汗军队比较弱小,仅有15000人的军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以及军事思想都与英军相去甚远。面对英军的突然进攻,阿富汗军
队无力抵抗,坎大哈和加兹尼等阿富汗重要城市很快便落入英国人手中。英军继续前进,兵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派人
向沙皇俄国求援,请求其出兵遭到拒绝。于是,他便逃出喀布尔,到中亚地区的布哈拉避难。英国人扶植沙舒加为傀儡,间接对阿富汗进行
统治。
英军虽然占领阿富汗,但阿富汗人民并未屈服,他们揭竿而起,利用境内的山地有利地势,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公元1841年11月2日,首都喀布
尔爆发大起义,各地游击队闻讯齐聚喀布尔,占领喀布尔全城。第二日,起义军又向城外的英军的各个据点发起进攻,至9日,起义军已攻占从
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的全部英军据点,英国公使麦克诺顿也被击毙。英军被迫从喀布尔周边撤军,第二年,沙舒加被起义军处死,多
斯特穆罕默德重新恢复王位。
在英军残部及其家属16000多人向贾拉拉巴德撤退途中,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遭到全军覆没,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逃了回去。
起义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加兹尼城,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包围。
英军为解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围,从印度增派大量军队进入阿富汗。在解了这两座城市之围后,英军又从东、南两个方向对喀布尔发起钳式
攻势。公元1842年9月,起义军虽经浴血奋战,但终究力量不济,撤出喀布尔。英军占据喀布尔后,并不敢在此长期停留,在救出被扣人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