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曹军大将曹纯领大队骑兵追上了我军后队,张将军抵挡不住,正在溃退。”
“传令全军列阵,让民众加快脚步。"刘备大吃一惊,显然是没想到曹军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报,”所谓祸不单行,刘备的军令刚下,这边的传令兵又带来了坏消息,“大事不好了,百姓骚乱,四处奔逃,将我军步骑都冲散了。”
刘备听报,眼前一黑,幸好有边上众将扶住,险些栽下马来。半晌,才睁开眼睛大呼:“天亡我也,我想救百姓于水火,却反道害了他们。”刘备身前众人听了无不流下眼泪来。
夜,秋风萧瑟。在这黑夜中,虽有火把照明,但是虎豹骑将士那里分得清谁是平民百姓,谁是敌军将士?何况时而有些平民打扮者暗中偷袭,这些人有的是敌军兵卒,大部分竟是平民百姓。这些比敌军将士令更令虎豹骑的将士咬牙切齿。
在一阵短暂的慌乱之后,虎豹骑的将士们自动将曹操将令简化为“凡挡者死”,那里去区分是平民百姓,抑或是敌方将士。一切辎重大车都一律缴获,不分是敌军的物资,还是百姓的钱粮。凡反抗者,一枪刺去,就地正法。当阳道上,哭声震天,呦声动地,杀伐声遍野。
天明,当阳道中,血流四溢,满目疮痍。周不疑泪眼婆裟,哽咽地问道:“丞相,百姓何罪?何必妄杀?”
曹操环顾四周后,对身后一将下令:“夏侯恩,持老夫宝剑,传老夫将令:因天黑而误杀平民者,老夫不去追究;凡再有妄杀无辜百姓者,提头来见!”
周不疑一听“夏侯恩”这个名字,暗道不好,这一去不就是等于给赵云送青剑吗?待看清夏侯恩面目,他已经接令,手提铁,背负宝剑,趾高气昂地引十数骑虎卫跃马驰去。
曹真、曹休等青年领兵歼敌,笑傲沙场;而自己作为将门之后,却只作一名背剑之将,一直待在曹操身后,不能上战场立功。夏侯恩一听曹操将令,心中雀跃不已,急领手下向战场奔去。在曹操视线以内,夏侯恩老老实实地传曹操将令;一出曹操视线,他就把曹操这个任务抛之脑后。因为他一向觉得曹操重视的这个小白脸是一个刘备式的满口仁义的伪君子、软蛋,两军交战,顾忌这么多,不是绑住自己人手脚吗?这个命令不传也罢。
夏侯恩见辎重车辆就抢,不去区分是敌军辎重,还是百姓钱粮。并对手下扬言这些缴获都是功劳。他手下这十多名虎卫自然也不甘落后,见贵重钱物、美貌女人,都抢夺掳掠作为功劳。
夏侯恩等正抢掠的兴起,忽然见一将手持一杆银枪,骑着白马,四处张望,他身高八尺,着银铠、披红袍,敌军打扮。夏侯恩笑道:“正有一份大功劳送上门来,待我们去取。”言罢,鞭马向那将驰去。这十余名虎卫忙跟随其后。
夏侯恩放慢骑速来到敌将跟前,将准备已久的单挑是话词喊出:“来将是谁?快通报……”夏侯恩喊话时,一直慢行的敌将战马却突然启动,在两马相交时刻,敌将一枪刺向他的咽喉,夏侯恩这句话中“姓名”二字还没有出口,就咽气毙命,他死不瞑目。
夏侯恩身后这些虎卫却不是像他那样是一名战场上的菜鸟,夏侯恩是靠“夏侯”姓氏,裙带关系当上将军,他们这些虎卫可都是经过多年的跌摸滚打。远望这敌将披的是件红袍,近看上却是血染的白袍,但都是别人的血所染。这样的敌将岂是夏侯恩这样心比天高,武力不入流辈所能匹敌的?见敌将那一枪刺来,夏侯恩不知所措,这些虎卫暗道,这一枪只有许统领才能抵挡吧!他们毫不犹豫,急忙勒马回走,生怕敌将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