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死仍睁着的眼睛看向天空,城墙上围在他身边的人都哭了。宰相伊姆霍德布老泪纵横地半跪下身体,用手合上了他的眼睛,那衰老的手再也握不住权杖,但是,当宰相再度站起来时,他最后一次看了那个站在城墙下的金色人影,低声说:“开城吧,这是埃及之母尼罗河的意志!”
在哭成汪洋大海般的号啕声中年轻法老曼菲士的帝国迎来了最后一刻!路卡一手握鞭一手握着缰绳,驱赶着马匹进入德贝,伊兹密端然战立,在上午九时的灿烂阳光中,依然保持着那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永恒的姿势。
第140章
收编了埃及军队,封存了城内的库藏,清点了粮草和兵器等战略物资后,伊兹密下令军队不得烧杀劫掠以防扰民,城内民心大定。而赫梯士兵在得到了足够的赏赐后也大为欢喜,相反,伊兹密还命令他们去帮助德贝百姓修理水利设施、在洪水渐退的尼罗河沿岸加紧耕种。这一来又得了好评。
伊兹密心里明白多半不能逃过太阳神的愤怒了,而且凯罗尔也传达了女神的警告,借用后世《圣经》里的某个故事提点了他在未来必将到来的几年大旱中该怎么做,这也是他事先想过并安排了人手在防备的事情。德贝之战没有流血就顺利解决,节约下了大量钱粮和时间,于是这段日子伊兹密除了要安排登基一事,就是在办理农务了。离泛滥期结束只剩一两个月,对此刻的埃及而言,农业才是头等大事。灌溉工事要修理,引水渠要疏通,农事方面的机械要赶造,粮仓要整修和新建,新下的种子要安排人手分管,果树要有人管理,因战事而中断的贸易船要重新出发,顺便还要给父王母后写去详细的报告信件。
在和埃及接战之前,伊兹密就与父王及高级官员将领、智囊人物等进行了无数次讨论,主要议题也包括了如果能顺利击溃埃及,杀掉埃及王,该如何征服埃及。和父王喜好的劫了杀了就走不同,伊兹密反对杀光烧光的焦土政策,相反希望能将埃及这世界知名的大粮仓纳入手中,他极力主张采取和平征服的手段,同时,由于他的手上当时还有尼罗河女儿作为砝码,伊兹密曾不厌其烦地向父王论证,一旦法老驾崩,尼罗河女儿就会理所当然成为女王,而和她举行过婚礼的伊兹密以及他们的孩子就将拥有继承权,这比直接以赫梯王子身份去统治更能得到埃及人认同。现在,事情发展如他所推论的那般发生了,伊兹密所需要的无非是和她一起举行登基仪式,以获得正式的继承权而已。
但是,伊兹密也明白,即使亲如父子,自己在埃及登基为法老虽然事先得到了父王的许可,还是再次请示为妙。于是,在这样的等待和繁忙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凯罗尔早已等得快急疯了,看到德贝市面安定人民生活如常后她早就盼望着回现代去,想要知道那场经济危机对她的家人和朋友的影响结果,可是,赫梯王一天没答复,她就不能动弹。
伊兹密只是命人软禁着她,这种软禁虽然是全方位的保护,但伊兹密深知此时和埃及民众打好关系的重要,他甚至允许她接见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埃及民众,也根据她的建议给德贝的百姓建造了医院,同时继续他在埃及其他城市的赈济贫民拉拢富商和权贵等作为,进一步巩固统治的根基。
卡布达大神官没能如愿得到宰相一职,伊兹密的借口是他没有成功打开德贝城门,但是,对这个贪婪的小人,伊兹密也尽量利用了,让他以大神官的身份做模做样地在祭典上宣布赫梯占领埃及乃是埃及诸神的意旨,尽管伊兹密心里发笑,深知至少那位太阳神就大是愤怒,但他对这个大神官还算满意。对于本是敌国的赫梯人来说,一个高风亮节不爱财不爱女色只爱国的大神官那才要命。如今梅格有了正式的贵族身份,更是死心塌地为伊兹密卖命,而大神官也以为伊兹密之所以封赏她之看重自己的人的缘故,伊兹密又送了一堆美女和黄金给大神官,对大神官来说,虽然不能一跃成为宰相,倒也只能认命了。
但对埃及原来的宰相伊姆霍德布,伊兹密倒是心情复杂,此人不仅气节忠贞,先后辅佐两朝法老,在埃及德高望重,还是个治国能手,十余年来将埃及治理得国富民安,若非身为法老的曼菲士太过轻率,而尼罗河王妃太能惹祸,又有诸多好运发生在赫梯一边,伊兹密还真没把握能从他手中夺取埃及,那日开城之后,此人闭门不出,绝食欲死,伊兹密只得亲自上门去,心知对此等人利诱并无用处,威胁也是不能,只得问他:“我若是告诉你,我得到埃及是得了尼罗河女儿之助,但也得罪了另一位神明,未来几年埃及都将有大旱民不聊生,你以为如何?”
伊姆霍德布原本头朝着床里,对伊兹密来个拒不起身拒不行礼拒不见面,但他心中历来重视民生,闻言不由耸动,讶然之下回头,伊兹密心知此事已成了一半,微笑着端坐看他,见他又把头转回去背对自己也不生气,只淡然挽着手说:“伊姆霍德布,我初来埃及,诸事多不熟悉,心里为难得很,很想请你教教我。你这样拒绝,莫非真要看着千家万户落入大饥荒年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