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陈江侃侃而谈的从容,许若菱心想,这家伙的脑子里到底还藏着什么秘密?真让人难以相信他才的高一。许若菱有时真有一种想要撬开陈江脑袋好好研究一番的冲动。
相对陈江,这些话只不过是老生常谈,信口拈来,九十年代初,还没有后世那些花样繁多的励志演讲或者经理人培训之类的,所以现在出来参加工作的人都比较单纯,经常一两句鼓励和夸奖的话就能让他们精神大震,陈江向来不吝啬对他人的赞美,所以几个人在陈江下面工作都比较开心。
接下来,陈江话锋一转,让万辉和王作栋先讲一下此行出差的取得的成绩。
万辉的任务,除了为轴承厂的囤积的产品找一个新的买家,主要是对广东江门一带的摩托车市场进行调查。实际上,最终找到的买家也是在江门市。
九十年代初是国内摩托车行业开始起步的阶段,九二年之前,国内的摩托车行业主要是还是以贸易为主,广东江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进口摩托车交易基地,国内市场有百分之五十的进口摩托车是从江门流向全国各地。
从去年开始,江门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江门的摩托车产业正式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成为国内摩托车生产行业的先驱者和领头羊。
陈江将中江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在实力生产路线,其中摩托车行业是陈江最看好的一个,国内摩托车市场现在才刚刚起步,远远未达到饱和的状态,而且摩托车组装不需要太过高深的科技,生产线相对容易建立,所以陈江才派万辉到江门那边去取经,为将要展开的事业做准备。
光达轴承厂生产的轴承,是专门为机械制造业而准备的,在江门那块地方想要找一个买家并不难,基本上所有的型号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使用者,对这一点陈江早有计较,所以他才一直没把这件事看得太重。
万辉详细地说了一下自己这次出差所取得成果以及一些见闻,最后根据他自己的看法提了几点建议,许若菱临时担当起秘书的身份,用本子记录了一下重点。潘伟目前负责的工作跟现在讨论的差别太大,所以他只是静静地听万辉的发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王作栋到北方,主要是去考察几家国内摩托车企业的具体情况,他所考察的几点企业都是相同性质的,属于国有企业,与万辉调查的对象不一样。当然,他也完满地完成了任务,与几家国有摩托车企业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并取得了第一手详细的资料。
陈江这样的做法是想要双管齐下,通过国有企业购买摩托车发动机配件,再借鉴江门新兴的专业化生产线,在新明搞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来。
陈江记得,后世国内比较有名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力帆集团,它的创始人尹明善当初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他先是通过一家叫建设摩托的国有企业购买摩托车发动机的配件,然后自己投资生产线来组装,从发动机中赚到第一桶金,才有了后世闻名全国的力帆集团。
有着成功模式的借鉴,陈江自然是充满信心,何况他对接下来十几年的行业市场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这是陈江最为依仗的资源,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现在所欠缺的,是起步所需要的大笔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