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帝国霸图> 021 【弄巧成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1 【弄巧成拙】(1 / 2)

大明崇祯元年十月十八日夜晚,作为关外重镇的宁远卫衙前街上,一队巡夜的军兵精神抖擞、衣甲鲜明地持刀仗戈,在一盏颇大的气死风灯笼引领下,从督师行辕门口整齐地走过。

看着军兵们这副模样,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酿成天启七年(1627年)宁远卫大火、崇祯元年(1628年)又聚众兵变的宁远驻军。就连全副盔甲,一手按着刀柄,一手叉腰,威武地站在督师行辕门口的亲军校袁升高也有些不太相信。不过,作为贴身跟随督师大人的族侄,他亲眼目睹了兵变时的凶险,看到了督师和兵备道副使郭广大人平息兵变的果断,也感受到了宁远十四营这两个月来的改变。

东瓮城内门处,巡夜的军兵们围住了几骑人马,一番盘问后放了行。这几骑人马很快来到督师行辕前,领头一人正是袁升高很熟悉的菊花岛(觉华岛)水师副将茅元仪。他忙双腿一分站得更加威武,却礼貌地以手示意――请。督师正等着这位副将大人呢!

茅元仪向袁升高微微点头后,也不打话就匆匆进门,径直向签押大堂而去。他清楚督师的习惯,不到三更决不休息。

签押大堂上,一位身着绛色便衣,以同色布巾扎了发髻,下巴处蓄了三寸黑须,面色黑中见红的中年男人,他就是正值45岁壮年的大明兵部尚书兼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的袁崇焕。

堂前,经历程本直迎了茅元仪,提声道:“都指挥使同知、水师副将茅元仪大人到!”

袁崇焕从书案上抬起头,向进来的两人点点头道:“二位少待,这就好。”语毕,他又埋头疾书片刻,才放下毛笔,拿起手中的文书向已经就座的茅元仪问道:“茅将军,你前日所提,在大凌河口遇见大兴堡游击所部的事,本官有几个疑惑尚且不解。本直,请郭大人前来叙话。”

程本直起身,略一作揖后大步走出。

茅元仪是袁崇焕一手提拔起来的水师副将,精通水战、熟识水陆武器装备,在统带菊花岛水师的同时,还协助孙元化等人铸造红夷大炮、改造佛朗机,颇得袁崇焕器重。他见督师问话,忙欠身抱拳道:“督师请讲。”

袁崇焕从案后站起来,又翻检了几份文书一并拿了,走到茅元仪身前,递过去道:“这文书且先看看。”

茅元仪先略略一看,四份文书字迹、关防各有不同,分别是大凌河副总兵左俦、镇东营管营参将周良臣、大兴堡守备游击刘泽和都司许克俭呈报上来的。再仔细一读,茅元仪的眉头皱了起来,最后,他拿着许克俭那份文书抖了抖,看向一直注视自己的袁崇焕,恭声道:“督师的疑问尽在此中?”

“嗯!”袁崇焕点点头,步回案后坐下才道:“从这几份文书和锦州祖大寿所报来看,左俦和周良臣显然在回护刘泽,奇怪的是,这个刘泽还有一份文书呈报,在这里。”

茅元仪走到案前,拿起袁崇焕指点的另一份文书,就站在那里快速浏览,尚未看过就失声道:“好!好见识!难怪有胆识以孤军东渡、奇袭东海堡奏功,难怪能斩杀鞑子甲喇额真,有了这份文书,一切疑惑不是尽解了吗?”

“未必!”袁崇焕摇头道:“据查,王巡抚离任前曾严令各部不可出击,左俦也曾发文到所属各营约束军事,可刘泽偏偏要设伏于间道,偏偏要擅离职守之要害,轻兵东渡奇袭。况且,他有约数万两白银的缴获未曾上报。若如许都司所言,亦可如此推断,即左俦、周良臣、刘泽等人闻知东海堡军情,方才违令遣刘泽率部东击,所为乃是东海堡内的存银等物,却引得鞑子攻击我锦州――大凌河一线,使得松山城、北校场堡一度失守,大兴堡也险些被破、镇东营几近全没,军兵损失惨重、器械消耗甚巨。”

“嘶!”茅元仪暗抽一口凉气,倒退着回到座位上,兀自不死心地又道:“督师大人,若如左副帅、周参将所言,大凌河镇乃是间道设伏、奇袭东海、王家堡阻敌三次大捷,实为振奋全军之大功!若如刘泽所言,则此人不可以常人论之!大人,他书中所言,不正和大人的复辽方略吻合吗?麾下有此人才,又是三次大捷的主事之人,正当奏报朝廷,请得浩荡皇恩加以重用才是呢!”

袁崇焕点点头,却问道:“这刘泽乃是左俦外侄,此节茅将军知晓否?”

茅元仪明白了,督师所虑也有道理。如今的大明军中,地域宗族关系横行,统兵镇将在提拔亲族时往往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左俦非辽军旧人,督师不熟悉其为人,加上许都司的密报文书,当然有此顾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