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满脸怒容,冷冷地道:“史大人,奖赏令还没有颁布,郭大人怎么可以站起来呢?”
史弘肇似乎是恍然大悟,“哦”了一声,松开郭威,转身又回到小皇帝身旁,站在自己的马前。
宣旨太监走到人群之前,打开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河中城叛逆李守贞犯上作乱,残害百姓,触犯天威。因郭威平叛有功,特加封为官检校太师兼侍中。其子柴荣
封为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李重进封为泗州刺史。封白文珂授西京留守、河南尹。封郭从义为河中尹、加护国军节度使。封常思为昭义节度使。封江成为左卫将军,加附马都尉。封张永德右卫将军。其他人等,量功再行封赏。望诸位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辞!”
众人一起磕头,齐声道:“谢恩,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己被封为驸马,小道士心中不知道是喜是忧。虽然与公主长相厮守是他的愿望,但一想到,自己走火入魔死后,公主不知道会有多么伤心,心中便隐隐作痛。
宣旨太监笑嘻嘻地收起卷轴,来到郭威面前,道:“郭大人,恭喜恭喜啊!”
郭威接过圣旨,笑道:“同喜同喜!”
史弘肇早已到得不耐烦了,又跑了过来,不由分说,将郭威拉起。大声道:“贤弟,今日我等要不醉不归。哈哈!哈哈!”
小皇帝脸带怒色,转而恢复了平静,抬了抬手,似是无可奈何地道:“众卿平身罢!”
众人谢过皇恩,站起身来。当下由禁军开道,保护皇上回宫。平叛大军驻扎在城外,立功战将一同进了开封城。司礼官员早就命人敲起了钟鼓,进得开封城内,不少沿街百姓放起了鞭炮,庆祝大军凯旋而归。
这一路上,街道两旁都是张灯结彩,百姓欢呼声、歌功颂德声络绎不绝。进了皇宫议事大殿,小皇帝又下旨,大宴群臣,普天同庆三天。群臣俱都欢喜不止。
这是小道士第二次来到议事大殿,第一次是郭天师带来的,差点丢了性命。第二次进来,他已经成了驸马。前尘往事,变幻得太快,一切都好象在梦中。小道士夹在群臣之间,心生感慨,不言不语,群臣却都是兴奋异常。不一刻便有太监宫女搬来桌椅,在大殿中摆开。桌子并不是很大,每桌只够容纳两人。群臣分官位大小而坐,小道士与柴荣坐在一起。
群臣宴席,却不见郭天师参加,也没有人去询问他的去向。小道士现在心中对他极恨,虽然奇怪他没有参加宴席,但也没有办法知晓。
不一刻,酒菜都摆了上来,山珍海味,玉液琼浆自不必说。小皇帝郎声道:“众卿家大可开怀畅饮,不必拘束。”
小道士斜眼向群臣打量,除了几位顾命大臣无所顾及,开怀畅饮。其他大臣都是小心翼翼,举杯动口之间彬彬有礼,对小皇帝甚是敬畏。心中暗思:“上次来大殿,这几位顾命大臣一定不在其列,要不然上次就不会那么安静了。这几位顾命大臣固然不会威胁到小皇帝的位子,但是他们对小皇帝不敬,才会招来杀身之祸。真可谓‘伴君如伴虎’啊!”
柴荣见小道士眉头紧锁,满面愁容,轻声问道:“兄弟为何闷闷不乐?莫不是因为你与公主之间的事吗?”他说的声音并不很大,加上大殿之中已经开始有些嘈杂,所以一旁的人并不会听见。
小道士微微叹息了一声,道:“是的,我练功走火入魔,以后终究要先她而去,唉!留下她却怎么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