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用墙圈起来的空地。所谓场地,没有墙的空地。那种又有院子,又有场地的人家,绝对是这个地方的首户。
在有了院子和场地的人家,假如要是再想分出贫富高低来,必须看房屋的质地。七架梁的人家要比五架粱的人家富有。青砖青瓦的人家要比红砖红瓦的人家殷实。当然那些土基墙,茅草顶,芦秸门的人家,是不能和这些有院场的人家相提并论的。
据说中国的城就是从院演变的。院是个人独居,或家庭独居的空间。城是人们可以群居的地方,共同拥有的空间。
当年这个院房,是一个从山西来的商人为他的红颜知己修砌的。
到底是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建筑风格与当地人家绝然不同。既有山西老家高墙深宅的特点,又有江南园子露透灵巧的特色。主人起名叫芍园。
一般人家只给自己的书房卧室题起个风雅的名子,搏人一笑。是不太爱给自己的整个院落起名子的,主要是怕树大招风,露了财富,遭人暗算。山西商人好脸面,再加上小老婆喜欢芍药花,所以用花名应了这个院落的名子。
芍药花在维扬这一带的名气大着哩,有“洛阳牡丹,扬州芍药”之说。
说是在宋仁宗庆历五年,有一个叫韩琦的人,在扬州任太守。一天,他的官署后花园里有一枝芍药分开了四岔,每个岔上各开了一朵花。这四朵花很特别,花瓣上下都是红色的,中间却有一圈黄蕊。家仆们为讨老爷的欢心,把这花叫做“金缠腰”,或者叫做“金带围”。比喻老爷官服上的腰间蟒带。若要翻成今天的讲法,“金缠腰”对应的是金钱。“金带围”对应的是仕途。
“金缠腰”也好,“金带围”也好,都是很罕见的。民间传说,如果出现了这种花,扬州这个地方就要出宰相了。宰相出不了,大财主是肯定要出的。所以为了仕途美梦,为了钱财美梦,从扬州城里到里下河乡下,有点心机的人家,纷纷开始种植起芍药花来。
嘴上不敢声张,但心里憋着一个劲。妈妈的!凭什么我们家不能吉星高照?红运当头来个鲤鱼跳龙门头戴乌纱手捧金元宝?芍药花是栽种了不少,但有多少人家开了黄蕊红瓣的“金缠腰”,只有天知道。又有多少人家为官发了财的,恐怕也只有地知道了。
芍园成为四方乡邻眼馋和梦想的院子。男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院子的山西佬,日日吃山珍海味,夜夜搂小老婆作戏。女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院子里的那个女子,天天穿金戴银,时时搽香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