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画传-第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2 / 2)

希拉里在上中学时,有一次同一些朋友外出作度假旅行。途中,她碰到了一个问题:一位女孩子虽然渴望同男孩们聚在一起,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希拉里尽管不想这么做,却被一小批追随者围住。有一天晚上,希拉里同一名新认识的男友一起坐在前门廊,交谈到午夜过后才回寝室睡觉。这时,她发觉同寝室的女友大为恼怒。

希拉里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才能——召集男中学生,听从她的指派,干义务劳动。她组织马戏表演和业余体育比赛,为外来移民工人筹款。她同史蒂夫·古德曼和她的朋友、长期的爱慕者里克·里基茨一起,参加学校的尖子选拔亮相。她还因为他们不积极排演而责骂过他们。

希拉里在上中学最后一年时,当上了毕业班的班长——一种教师助理那样的职务。她还是组织委员会的主席,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有点令人丧气的工作:让她在2700名学生的团体中负责筹备和组织学校大会。

显然,中学仅仅是社会生活的开端。

希拉里的上述素质体现在她毕业那一年春季,登在学校年刊上的每一张照片中,她看上去像是有远大理想的人。在团体照中,她总是坐在前排中间,双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目光对着相机。她的衣着是精心选择的,几乎是前安·泰勒式的:犬牙花纹的裙子、无袖衬衫和高跟鞋。她的头发剪得又短又优美,下边卷曲。她具有其他学生所缺乏的那种激昂之情。

希拉里对智力上不如她的男孩子总不太耐烦。有一次有人在校报上讽刺她说:“看希拉里那股高傲劲儿,她真该去当修女。”

1965年,她以1000多名学生中排名第十五的优异成绩毕业,走入了著名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在升学方面,老师们都建议希拉里去申请“七姐妹”女子学校中的史密斯和韦尔斯利学院。希拉里最终选择韦尔斯利是因为她的父亲休不希望她所在的学校里的学生都是“跨掉的一代”,再一个原因是校园内的瓦班湖能让她想起家乡的维诺拉湖。

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总会遇见一两位深深影响自己的人物。如果说希拉里是上帝格外恩宠的女孩,那么唐纳德·琼斯这位帕克里奇新来的年轻教师则是上帝赐予她的一份礼物。

当希拉里成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时,琼斯刚从德鲁大学神学院毕业,被派往罗德姆教堂,当卫理公会首席教徒,因为他的第一个职业就是做一名青年牧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校园之星:砥砺云天成长路(6)

在希拉里13岁时,她遇见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导师。

那时,希拉里一家常去红砖砌成的第一联合卫理公会教堂。一位温文尔雅、热情诚挚的年轻教士唐纳德·琼斯来到帕克里奇,走入了卫理会教堂,也从此开始影响并改变希拉里的精神世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希拉里后来的生活。琼斯年方30,刚从耶鲁大学神学院毕业,思想深受保罗·蒂里奇(德裔美国神学家、哲学家)的影响,主张信仰不应是一种逃避,而应是一种介入社会的实际行动,应在行动中救赎社会。

唐纳德·琼斯为一群青少年创办了周四夜校。当一些学生弹吉他时,少年们便唱民歌,唱鲍勃·迪伦的歌曲,接着谈论抒情诗词。琼斯还放映电影,如《大人物的挽歌》和《四百击》。

琼斯把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带到市中心贫民区,把它靠放在一把椅子背上,要求城市学生和郊区学生都看着那幅画,就自己的经历谈论这幅画。他问他们,这幅画是否会使他们想起什么事情,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来配合这幅画。他的课有对毕加索绘画的生动讨论,也有对斯蒂芬·克兰和e·e·卡明斯作品的赏析,以及关于无神论与基督教的辨析。通过这些活动,他试图让学生能“推己及人”。他总是将神学与流行文化、艺术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谈,他想让孩子们多读一些书。他还组织他们进行访问活动。他带着这些生活在阶级种族壁垒森严的小镇中的孩子,去和黑人、拉美裔年轻人见面。正如琼斯分析的那样,他们以前从未理解什么是贫穷。与活生生的境遇不同的人面对面接触,对少年们的触动是巨大的。

当时,整个社会的年轻一代都飘浮着躁动不安的叛逆情绪,这种情绪无疑触动着青少年们敏感而依然稚嫩的神经。唐纳德·琼斯的到来,如一阵清凉的风,吹散了笼罩在少年们心头的迷惘。

琼斯带着他的学生们去芝加哥音乐厅聆听马丁·路德·金的题为《革命中必须保持警惕》的演讲。希拉里至今对那次活动依然记忆犹新:琼斯把他们逐一介绍给马丁·路德·金,她还与这位赫赫有名的民权运动领袖握了一下手。当希拉里同金握手时,她的双眼闪闪发亮。

希拉里放学后乐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