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站
校园之星:砥砺云天成长路(4)
幼时的希拉里生活的年代正是二战后美国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大人们谈的最多的是“共产主义的蔓延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冲击”、“美国输掉了太空竞赛会怎么样”孩子们更是沐浴在夏日夕阳的薄雾中。希拉里自认为她的童年时光是现在的儿童无法比拟的,她回忆道:“没有听说哪个小伙伴的父母离婚了,也不知道人除了老死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能死亡。慢慢的,我了解到自己是被裹在无忧无虑的保护膜里,其实真实世界并非如此,但我希望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无忧无虑的。”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轰动全球的新闻在美国举国上下引起巨大反响。美国朝野达成共识,不能在空间竞赛中落在苏联后面。当时希拉里10岁,正在小学读书,作为一名学生,希拉里同其他每一个美国学童一起,以沮丧的神情,眼看着俄国人把载有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发射到太空。
她的小脑袋中同时也浮现出许多奇妙的想法,她想当一名科学家,乘火箭或飞船到太空去遨游探险。
希拉里上中学后,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这时正是肯尼迪担任美国总统,肯尼迪以“火炬已传给下一代了”的口号来激励美国人民,一时间,美国人民对未来充满热切的追求与希望。肯尼迪政府为了在空间竞赛中超过苏联,拟定了一个宏伟的登月计划。这个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更加激起无数有志于太空科学的美国青少年的热情。
希拉里决心做一名宇航员。她甚至迫不及待地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写信,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兴趣与专长,并告诉他们,她想当宇航员,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她的申请,并要求马上接受宇航飞行培训。国家航空航天局回信告诉她,女孩子不能申请。这令希拉里十分恼火。但是,希拉里后来意识到,自己视力差,无论如何也成不了一名宇航员。这才使她聊以自慰。
希拉里在缅因东区中学度过了头三年。1992年希拉里重访了南缅因中学,并对那里的学生这样说:“我坚信,政治的全部目的——我所指的政治并不只是总统大选或州长竞选时的选举政治,而是指具有更广泛外延含义的政治的统称——是如何使人们团结起来,如何使他们确认一致的目标,如何使他们协调行动,以及如何使他们在彼此不同信仰间作出无法避免的让步。”这种认识始于她在中学时代参加亚利桑那的共和党人戈尔德沃特的助选活动,当时,作为学校“青年共和党”的活跃分子之一,希拉里以一个少女的全部热情,为右翼呐喊助威。同年秋天,她作为高年级学生代表入选学生会,在南缅因学校的新体育场精心组织了一场模拟全国大选的活动,她甚至还在教堂的走廊上策划政治活动。后来是林登·约翰逊击败了戈尔德沃特当选总统,使得她有段时间完全沉浸在失败的懊恼中。
少年时代的希拉里十分活跃,这跟她的许多同班同学不同,她总是喜欢尽可能多地同各种集团的人交往,始终以宽广的胸怀看待人。她尽可能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唱歌、跳舞,溜冰、滑雪、打球、划船、游泳,而且善于组织。她像一块磁石,身边总是围聚着一大群朋友,在中学时代就成为学生领袖。她做过班报的编辑,当过班上的副班长和学生会主席;她是校女子运动员协会的会员、文化价值委员会的委员、演讲与辩论积极分子、老师助理、组织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中学生荣誉协会会员。
她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出类拔萃,并且她品学兼优,得过各种奖励——她赢得了每一枚可能得到的女童子军徽章。她的老师与同学都给予她很高的评价。由于学生时期获得了太多的荣誉,以至于毕业时,希拉里自己都感到心中不安。这时的希拉里已是十五六岁的少女,在浮现着躁动气息的女孩子中,希拉里却如一株亭亭玉立的百合——沉静、严谨、朴素、大方。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学是一个大工厂,也是一个专门追名逐利之所。每个男孩都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上大学,女孩则为了结婚。在年轻人当中颇流行着嬉皮士似的放纵和颓唐。女孩子们学着化浓妆,在洗浴室里吞云吐雾地吸烟,学着放肆地爆笑,在学校图书馆里的隐蔽处、校园的小树林里和男孩子幽会厮混。
txt小说上传分享
校园之星:砥砺云天成长路(5)
此时的希拉里穿着守旧,短裙、小圆领上衣、及膝短袜和平跟鞋,她不注重打扮,甚至从来不化妆或做发型。她拒绝穿耳孔,从不在浴室吸烟,也不与男生幽会,甚至连黑色毛衣套衫也不穿,她根本不在意别人会怎么看她。她简单素气的外型中透着锐气灵韵,正因为这些,她才更讨人喜欢。直到20世纪80年代,她作为阿肯色州州长竞选人的妻子,才以一个精心装扮的形象出现。
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她仿佛一直在寻找聪明的男孩子,然后冷静地与他们竞争。
曾有人问希拉里的理想与抱负是什么,希拉里回答说:“嫁给一位参议员,在乔治城安一个家。”乔治城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是美国政界名流云集的社区。在少女时代的希拉里看来,将来能在首都华盛顿的政界名流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将是莫大的幸福与荣耀。当其他人还在忙着搞清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时,她却早就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她前进的目标信心十足了。
她对男孩子们没有兴趣——这点和她的在少年便风流倜傥的丈夫迥然不同。
缅因中学里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一次名为“女孩择伴”的舞会,总是女孩子主动邀请心目中的男孩子。希拉里在这种场合显得漫不经心,她很随便地选了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作舞伴——那是个腼腆白净的小伙子,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很费心思地穿了一件仔细烫过的黑呢西服,头发也精心梳过。他努力而谨慎地从希拉里的黑框大眼镜后的眼睛中接收点类似于“秋波”之类的信息,结果几曲之后,他发现希拉里除了礼貌地和他对视几下之外,目光散乱而迷茫。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她不受男孩们的欢迎,事实远非如此。男孩们喜欢她,不是因为她卖弄风情,而是她的人品,她乐意同他们交谈,平等相待。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