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第二十八回 改革(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建大宋帝国> 第二十八回 改革(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回 改革(二)(2 / 2)

这三个月中,来自首的官员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小吏,地方大员一个都没有,举报的则很多。为了配合陈窈打开突破口,动动京城这帮官老爷们,我授意郑清之主动在朝会上向我提交了一封自首信,我接过信,说了声知道了,期限到了再处理,然后就揣在怀里。

我们都知道,那是这帮混蛋在观望。期限一到,陈窈特地挑了一个案件作为突破口,这就是江南西路信丰县主薄宋慈举报的江南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左连举贪墨一事。之所以选这个案件,一是这个官职不小,是三品以上的官职,二是案件清楚,举报内容详实,容易查,三是数额巨大,有典型,四是利用这个案件提拔一个人,就是这个案件的举报人:宋慈,这可是个牛人啊。

案件的确容易,把宋慈找来,在他的帮助下,侦察、搜证、抓人、审讯一气呵成,左连举面对厚厚的物证,众多的人证,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无奈地签供画押。接着,陈窈把所有证据,审讯记录,供词等提交大理寺,大理寺则三堂会审后定案,左连举处腰斩、抄家,从犯(主要是他的妻、舅等人)斩首。我看了结案报告后,改腰斩为斩首示众,赦免其四岁的幼子交“慈济局”抚养。同时,对宋慈进行褒奖,赏四品衔,在廉正公署听用。

此案一结,全国轰动,官员们更是忐忑不安,而我则拿出郑清之的自首信,当朝宣布,郑清之罚俸一年,但他是第一个自首的,特免于处罚。而郑清之则恰倒好处地提出,请再给百官们一个机会,把自首时间延长到半年,我没同意,经郑清之、魏了翁、全宗亮(他是最年轻的尚书了,工贸部尚书)再三恳求,我勉强同意再宽限两个月,两个月内还没自首的,决不姑息。

一时间,自首信和举报信象雪片一样交到廉正公署。其中不乏朝廷大员,地方首脑。我把那些朝廷大员们招集到一起,告诉他们,凡是贪污受贿的,将贪污受贿所得的一半交到廉正公署,廉正公署查实后开具自首证明,只要以后不犯,就不再追究,如果再犯,自首证明失效,老帐新帐一并追究。对于枉法的,则按情节课以罚金,调换职位或降级处分。对那些自首不实,自首小的而掩藏大的,则视为自首无效,时间一到就给予严厉处分。

还真他娘的有不怕死的,刑部侍郎张朝宗被人举报贪赃枉法,纵放囚犯等,这次我就不客气了,审查结束就给他来个抄家灭族。还有福州海关的集体贪渎案,整个海关一百一十三名大小官吏集体贪脏枉法,敲诈来往客商。案件是与芮和沈从龙发现的,其实沈从龙早就知道,但近期明知肃贪仍然顶风作案,实在太嚣张了,就告诉了正好在福州办事的与芮,与芮马上通过刚建立的情报系统报告给了我。陈窈迅速带人到福州彻查,侦察详实后立即上报,郑清之迅速从京城海关和明州海关调了一批人过去接管(不能让海关瘫痪了),而陈窈则在当地审讯后,将这百十号人在福州码头当众处斩。

通过这些事情我也发现一些底层官员的窘境,当时在京的官员待遇还是不错的,既有俸禄也有职田,还时不时有朝廷的赏赐,中层官员也大多有职田,底层官员的待遇确实差了点,少的只有七、八贯,而当时一石米的价格就要三贯。我不得不在群臣的反对声中下特旨提升了知县以下官吏的薪俸,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好在刚抄了几个贪官的家,不然可真顶不住压力。

尽管阻力大,但郑清之、真德秀、魏了翁他们几个还是很支持我的,改革的步伐虽然放缓了,但毕竟在一天天改变着。当时三日一朝会,每次都要和那群腐儒们调书袋,嘴皮子明显见长。我那个死鬼太祖赵匡胤下过死命令,不准因为说错话杀文官,否则他做鬼都不会放过杀人那家伙,所以宋朝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说话比较自由。不过他没规定不准说三字经,所以有时和那帮大臣辩论得烦了,忍不住就会把三字经给蹦出来,令我意外的是他们居然知道那是骂人的话(我纳闷了,难道这三个字宋朝就流行了吗?),大臣们居然三番两次上书要我认错,说那不是当皇帝该说的话。看我死不认错,真德秀居然想去找杨太后压我,结果路上被我的宫女保镖给截住了,那俩宫女长得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给真德秀来个霸王举鼎,抬着他就出了皇宫,然后轻轻把他往地上一顿,露出贝齿朝真德秀嫣然一笑说道:“太后在沐浴,现在不方便。”转身迈着坚实的步伐回去了,真德秀看她们的背影不禁打了一哆嗦,忙用大袖子遮着老脸钻上了自己的轿子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