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我把自己捂在被窝里笑了好半天,太好了,他们做得太好了。我又拿出信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才放到烛火上烧了。
过了几天,我的病也渐渐好了(宗亮给的药还真厉害),我向郑清之提出,想出去走走,透透气,顺便去看看清荷怎么样了。郑清之说,出去可以,但不要去看清荷,怕再被传染,我只能“无奈”地答应了。
吃完午饭,我们在几个保镖的簇拥下,向御街走去。这时的御街堪比后世的上海南京路,每天都和庙会一样。来到御街,一路上人潮川流,道旁各种小吃摊,地摊星罗棋布,路边各种商铺鳞次栉比;买东西的拖家带口正大呼小叫,不买东西的纨绔子弟在追芳逐艳;这边卖大力丸的把胸脯拍的绯红,那边拆白党的正在敲诈外地游客;前面各地客商为价格争得面红耳赤,后面却是衙门捕快正大喊拿贼。好不热闹的一个繁华之都,现在的临安已经完全看不出三年前曾经历过一场大火。
我们边走边看,来到“南洋奇货行”门口。我对郑清之说:“有点累了,进去找个地方坐坐吧。”郑清之点点头,我们走进店去。里面正有人在挑选货物,我在货架边看了看,随手拿起一个玻璃茶杯在一边坐下,仔细端详起茶杯来,郑清之也拿起一个花瓶看了起来。看来大宝他们干得的确不错,东西越来越精致,而且看得出来,宗亮他们参与了设计,两样东西都很有几何感,不知道是否符合如今的审美观,我和郑清之讨论起来。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正是沈复,比起我第一次见到他确实见老,不过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的很。他满脸堆笑道:“两位客官想买点什么?”
“哦,你是?”我问道。
“鄙姓沈,本店掌柜,这店可有什么两位客官看得入眼的东西吗?”
“哪里话,你店里东西都很新奇,记得我在绍兴认识一位朋友也姓沈,有次他马惊了摔伤在路边,我和表哥救了他,他说他家在和南洋那边做生意,还送了几样南洋的宝物给我,那些宝物和贵店很相似啊。”
沈复惊讶道:“莫非公子您姓赵?虹桥里全保长之外甥。”
“是啊,你。。。。。。”
“哎呀。”沈复满脸激动:“原来真是殿下,我就是沈从龙的爹啊,那次小儿受伤,全赖殿下相救。他是我家的独苗,本来还有一长子,可惜十几年前就因为出海遇难了。当时小人在外地,后来回去和小儿去全保长府上,听全保长言道,殿下已回临安入嗣沂王。小人本想亲自到府拜见,又怕唐突,今日得见,真让小民倍感荣幸,请请请,请移驾后院,这里太嘈杂了。”哈哈,这个沈复表演天赋一流,故事说的真真假假,却也合理。
我看了眼郑清之,他含笑点点头,我们一同到了后院厢房。我介绍了郑清之给沈复认识,沈复更是马屁拍的山响。又忙着让人到附近的饭庄定了酒菜让他们速速送来,把我那几个跟班安排到隔壁,我们三个则在这边坐定聊了起来。要说沈复的公关能力那是一流的,几句话,几杯酒就把郑清之这个大儒给捧的晕头转向。边喝酒,边聊天,中间沈复还拿出很多精美的玻璃制品,更让郑清之看得眼花缭乱。沈复悄悄观察,看有几件郑清之有点爱不释手,就很大方的送给郑清之。郑清之倒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些东西当时太值钱了。我说道,就当是我送给老师的礼物,让沈老板明天去我府上拿钱,老师就收下吧。沈复倒是心领神会,连说好好好。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