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南洋奇货行
过了几天,清荷不知吃坏了什么,拉起肚子来,当时大家都没在意,只是让郎中来看了下,说是偶染风寒。配了几剂药服了,却也不见好,反而越发严重起来。接着,我也拉起肚子来,而且一连几天不见好,这下郑清之急了,忙报给史弥远。史弥远认为是清荷传染给我的,忙命传御医给我看病,并把清荷送到别的地方隔离起来,不让我去看她。我在御医的治疗下总算渐渐好了起来,史弥远这才放心。虽然我几次提出要去看望清荷,史弥远始终不准,只说清荷病没好,怕传染。在他眼里,我太重要了。
事实上,我因为怕效果不好,下的药确实重了点,几乎要了清荷的命,清荷整整在床上躺了七八个月才渐渐好起来,中间还断断续续有反复。而等我再见到清荷时,我已经登上皇位了。
清荷离开后,史弥远也没再做别的安排,一是他对我的表现还算满意,比较放心;二是他的废立行动已经进行到最关键时刻,每天都在和赵一党明争暗斗。三是皇帝、皇后的态度摇摆不定,虽然史弥远也带我去见过宁宗和杨皇后,也赢得了他们对我的赞赏,但在立我做皇子的问题上始终没有松口,这些都让史弥远很伤脑筋。再说有满府的人看着我,没必要再费心思去物色别的人了,我终于有了一点点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了。
清荷离开当晚,我就拆看了那封重要的信。这封信实在太重要了,信上宗亮他们告诉我,我离开后,他们就全面展开了外围活动。首先,他们把沈家父子找来,告诉他们我目前的身份,并告诉他这些事要机密,因为朝廷将有权利极大的人物将拥立我为皇帝,这令沈家父子欣喜若狂。然后,让沈复注意搜集朝廷大员们的各种信息,并在“南洋奇货行”安排可靠的人去打理,随时等待我去联络,沈复表示,那里他会亲自坐镇。
第二,让沈从龙赴各地安排可靠人手进行情报搜集工作,特别是四川和大理一带。同时,在大理一带找些能工巧匠回来,大理当时在冶金技术这方面甚至比南宋还有所领先。
第三,监视史弥远府邸,在史弥远府附近买了个宅子,在宅子里盖了个带阁楼的三层小楼,天天有人在楼上用一台带支架的十二倍望远镜观察史府,详细记录每天出入史府的人物。
第四,采取同样手段监视赵府。
信里还说了石坳取得的进展,首先,车床已经经过第六次改造,已经是目前的极限,所以已经暂停在这方面的工作。第一门火炮已经试制完成,因为无法加工膛线,只能是滑膛炮,因此采用圆形炮弹,后部装填,弹头和发射药包分离的方式,极限攻击距离达到四里(再远可能炸膛),炮弹落地即炸,口径八寸。第一把枪也是同样的模式,弹头为铅弹,但射击距离不理想,只有二百来步,后来弄来几个做烟花的技工,添置了卷纸机,改进了子弹样式,使弹头和发射药一体化,并对枪的结构做了调整,现在射程达到5百步左右,射速也明显提高。醒言还设计出一种手雷,威力可观。以上这些只要解决原材料的问题就可以进行量产了。
还有一点,就是蒸汽机样机在第一次试验就发生事故,整台机器就象浑身是洞的高压锅(胡醒言语录),到处冒气,那个轮子只令人振奋地转动了几秒钟就停下了。他们分析后得出结论,密封件不行,没有橡胶,所有密封圈都是用牛皮制的,根本不耐热,目前项目已经暂停了。
还有就是现在醒言已经秘密组织起一支批人进行训练,骨干全是当年临安大火中收留的那批孤儿,以及百果庄的青壮。这些年来醒言也招徕了一些流浪逃荒来的人,数量现在大致有七八百人,都安置在绍兴城西的山里。这件事没告诉沈复他们。
信最后告诉我,如果可能,尽快去“南洋奇货行”逛逛,那里换了几个可靠的伙计,都认识我,他们看见我去就会马上通知沈复过来见我,为防止我的随从起疑,我们对话的台词都有写。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