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民国纪事> 第三十八章 平定西南(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平定西南(四)(1 / 2)

李宗仁派人将文逸俊押走后,回到办公室里,刚抽完一一支烟,参谋便匆忙进来禀报李宗仁,方浩明到了。李宗仁顿时觉得精神振奋,不觉大喜,忙问道:“舒白在那?”

只听得门外笑道:“德公声威慑人,闻之无不战栗。我这是在门口打颤呢!”

原来,方皓明在接到电报后,就安排了由蒋先云协同周华处理部队的事务,其他各人各管各摊,他则连夜乘船赶往南宁。方皓明自听到孙中山逝世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悲痛,他知道孙先生此行定会命丧北京,可他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提前发生了。

他知道孙中山一死,广东将有两场混乱发生,一是外部的,一是内部的。外部极有可能是云南军阀唐继尧乘孙中山去世出兵东下,攫夺两广地盘,将整个南中国控制在手上;内部的则有桂军总司令刘震寰、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刘、杨二人,打着孙先生驱逐叛徒陈炯明的大旗,进入广东,收刮民脂,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孙先生虽然没有实力,但其声威尚能摄镇住刘、杨,现在孙先生一死,刘、杨必叛。

不多时白崇禧也赶来了,坐下来后,李宗仁先将局势通报了一遍,而后叹声到:“如今我们该如何?我这心里烦杂的很,季宽还未赶到,咱们先一起想想办法。”

方皓明接过话来说道:“德公,如今只有做两手准备。一是与驻粤办事处陈雄主任联系,令其将广东发生的情况逐日电报,并每星期作一详细的书面报告,着可靠之人送来。随时掌握广州方面的动静,我们也好商量对策。二则是云南方面,我建议派人潜入昆明,收集唐继尧的动向情报。至于北京方面,段祺瑞虽然重新上台执政,但北洋军阀此时正内顾不暇,尚无力出兵南下统一中国。因此,广东、云南方面的动向与广西休戚相关。广西内部,与沈鸿英的决战终将不可避免,但必与广东、云南方面的问题相牵连。”

不久前,陈雄着人送来密函,报告广东大本营以黄埔学生军为骨干,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出任东征军总司令,出发潮、汕,发起东征战役,消灭了盘踞东江的陈炯明叛军,广东方面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云南讲武堂黄锦辉差人送来报告,说在唐继尧的一次宴会上有人看到驻粤桂军总司令刘震寰,报告还说云南军队有出发广西东下广州的迹象。

方皓明闻报,知道广东营垒中的滇、桂军将与唐继尧勾结,暗中拥唐东下,因此唐继尧必然有积极行动,方皓明判断,一月左右,唐继尧将率军东下。广西怎么办?方皓明冥思苦想,皆不得良策。唐军东下,必经广西,拒唐还是迎唐?拒唐吗,李、黄只有一万多部队,唐继尧必率精兵而来,其东下兵力可在十万左右,而广西内部沈鸿英必将乘唐军东下趁火打劫,李、黄之军既要拒唐又要防沈,区区兵力,根本无法应付两面作战。迎唐么?虽可暂时保住实力和地盘,但广西是粤、滇陆上交通之通道,唐继尧在广东坐稳之后,绝不会让李、黄、沈的军队直接控制广西,不是被整编,便是被调防,终究要被唐继尧吃掉的。迎唐也好,拒唐也好,其结果皆是殊途同归。方皓明在苦恼的时候,另一人也在烦闷。

知道孙中山去世消息的白崇禧一连多天心情郁闷,及待听得文逸俊来南宁活动,知唐继尧东下决心已定,且行期不远。他当然不愿出面敷衍文逸俊,但却听说俞作柏、夏威对那四百万两烟土垂涎三尺,以此更觉心情沉重,知道在迎唐还是拒唐的问题上,各位将领必有分歧,黄绍虽远在梧州,估计李宗仁必电他前来商议大计,但黄的个性白是深知的,此公善于乘时而动,既有冒险精神,又有不顾团体和个人利害的手腕,在拒唐或迎唐的问题上,很难知他倒向哪一边。至于李宗仁虽然处事稳重,不轻举妄动,但在唐继尧的十万大军压境之下,也难以顶得住的。白崇禧思来想去,深感兹事重大,不愿轻拿主意,还是由李宗仁和黄绍作主罢。可是,当李宗仁拍案而起,将唐继尧的代表押下之后,白崇禧立即投袂而起,跑到李宗仁面前来了。

“我们几年来辛苦积攒的这点本钱,恐怕这回要和唐继尧拼光了!”李宗仁望了在座的两位一眼,慢慢地说道。

白崇禧低着头,没作声。李宗仁在沉重地踱着步子,接着说道:

“这也好,既对得起中山先生在天之灵,又对得起广东的朋友们。这一仗,如果我侥幸不死的话,还准备回桂林去当我的小学体操教员,月薪比一名尉官还多四十元哩!”李宗仁说着,那国字脸上流露出凄然之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