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民国纪事> 第三十七章 平定西南(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平定西南(三)(1 / 2)

却说文逸俊来到南宁之后,便住进了南宁酒店最毫华的头等房间,安顿之后,即派随从持名刺去邀请黄绍、白崇禧、夏威、俞作柏等保定军校同学前来饮宴叙旧。黄绍远在梧州,白崇禧称病不能见客,只有俞作柏、夏威扯了一阵之后,觉得不着边际,便决定第二天去拜会李宗仁。

李宗仁在督署会议室接见了文逸俊,文逸俊见李宗仁穿一套普通灰布军装,小腿上打着人字裹腿,着双青布千层底布鞋,要不是腰上扎着条宽皮带,那模样简直和士兵差不多。文逸俊暗想,大概广西贫瘠,财政拮据,李部饷项短缺,因此作为全军主将的李宗仁,也不得不如此打扮。想到这里,他和李宗仁应酬了一番之后,忙打开他那只黑皮箱,从里边取出一只长方盒子,将盒子盖揭开,里边闪着一片黄灿灿的金光,文逸俊将盒子捧到李宗仁面前,笑道:

“这是四十根金条,唐帅送给李督办的,请笑纳!”

李宗仁脸色严肃,一手将那金条盒子挡了回去,说道:“文先生,我们是革命军人不讲这一套,有话尽管说吧!”

文逸俊碰了钉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但仍装着笑脸说道:“李督办为人廉正爽直,可钦可钦!”他放下那盒金条后,说道:“唐帅不久将去广东就任大元帅之职,抵穗后,当和西南各省军政首要拟定北伐大计。”

李宗仁道:“中山先生虽已去世,但北上之前已委任胡展堂(胡汉民字展堂])先生为广州大元帅府代帅,唐帅到广州就任大元帅职,不知是何意图?若要会商北伐大计,为何不在昆明开会?”

文逸俊听李宗仁说话很硬,料想李是在对唐东下就职通过广西讨价还价,便连忙又一次打开那只黑皮箱,取出两张委任状来,递给李宗仁道:

“这是唐帅给李督办和黄季宽的委任状。”

李宗仁见那委任状上赫然写着“委任李宗仁为广西军务督办”,另一纸委任状上写着“委任黄绍为广西军务会办”,他把那张委任状看过之后,仍交还给文逸俊,冷冷地说道:

“请你回去转告唐帅,我和黄季宽现今的名义是孙中山先生委任的,孙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我们还是照样拥护他的!”

文逸俊见李宗仁说话严厉,似无商量的余地,但仍不放过最后一点拉拢的机会,说道:

“李督办何必如此认真,目下广州军政府虽由胡汉民代帅职,但胡先生究系文人,无拳无勇,难以服众,唐帅东下就职,乃是天意,天意不可违也。帅愿送四百万两云土给李督办作为酬佣,一俟烟土运到南宁,便请李督办和黄季宽通电就唐帅所委之职,拥戴帅东下广州就职。”

四百万两烟土,价值七百余万元,这对军饷窘迫的李宗仁部队来说,是何等的具有吸引力!但是,这嗟来之食,吃下去是要肚子痛的,况且孙中山先生尸骨未寒,便作谋叛之举,作为革命军人,这是莫大的耻辱。李宗仁虽然没有见过孙中山的面,但听白崇禧多次详谈和孙中山见面的情况,对孙中山先生的为人深表敬仰,只可惜广西战乱,戎马倥偬,无缘到广州去拜谒孙中山先生,亲聆垂示。现在,唐继尧借孙中山病逝北京之机,妄图趁火打劫,出兵东下,夺取两广地盘,对唐继尧的司马昭之心,他早已怒火烧胸,但出于礼貌,不便发作,只是态度严峻地说道:

“值此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之际,唐帅忽然欲率大军前往广州就职,难免不遭国人非议。因此,帅入粤,必将引起两粤内讧,此行于国民均是灾难,我李某人对此不敢苟同,更不敢拥戴。希文先生复低矮帅,代达鄙意,中止东下之行。”

文逸俊不敢抬头看李宗仁的脸色,只得收起金条、委任状,口中说道:

“我定将李督办之意复电唐帅,一有回电,即来拜谒李督办!”说罢唯唯而退。

文逸俊走后,李宗仁独自在办公室里踱步,香烟抽了一支又一支,那宽宽的国字脸上,仍似愁云紧锁,忧霜凝结。孙中山逝世,对广州大元帅府及两广革命势力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况且广东又还盘踞着两支横行霸道不听命令的滇、桂军,东有陈炯明,西有邓本殷、申保藩两支叛军呼应夹击着广州,广动形势极为复杂而险恶。广西境内,陆荣廷残部虽刚被消灭,但占据桂北、柳州一带的沈鸿英时有南下之势,与沈军之战迫在眉睫。因此无论是广东还是广西,唐继尧东下桂、粤无不有机可乘。况且滇军兵精粮足,十万大军蜂拥入境,李宗仁这一万多人的军队,要想与之抗衡,简直是螳臂挡车,以卵击石!如果他接受唐继尧的任命,迎唐军入桂下粤,这个举动,不啻于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孙中山先生呕心沥血所创建的广东革命政权,不消几天时间,便会被唐继尧吞食而尽。广西是唐军来往于滇、粤必经之地,唐军入粤,岂可放过广西不问?斯时,他李宗仁不过是唐继尧在广西的一名傀儡而已!李宗仁苦苦思索,心中被忧愤填得满满的,竟无法解脱。他烦乱地掐灭刚吸了几口的香烟,命参谋进来:

“立即急电梧州黄会办,请他来南宁会商军机大事!”

“是!”参谋马上给黄绍发电报去了。

李宗仁愣愣地站着,忽然想起方浩明来,连忙将已至门口的参谋喊了回来:“慢着,在给防城的方舒白发个电报,要他明日务必赶到南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