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方面,大清唯一的一所军校也是马尾船政学堂,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但其自身也有不足之处,数年里培养了不少海军人才,但要达到与世界列强军校培养出来的还有差距,有差距就要补充,所以李直对马尾船政学堂进行了扩建成产对将其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马尾,而另一部分则是前往上海既将创办的江南海军学校。聘请英国退役的海军军官担认教师,以变更好的培养学生。
当时有句名言“英国的海军,德国的陆军”这是代表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所以李越必须承心的向这两个国家学习,跟美国学,得了吧,现在的美国还并不是后世那样,投送兵力能在二十四小时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地儿。
不管皇帝是谁继承,旗人依旧每天遛鸟打屁,无所事事,百姓依然穷得揭不开锅。李越乖乖笑纳了各地的“炭敬”,大清现在火耗大的吓死了人,可是现在国家各方面都需要银子,李越也只好向老百姓伸手了。税务都由各地衙门统办,层层截留,到中央手里的恐怕五分之一都没有。
李越虽然下达了民间可开工厂的权利,但也有了一定发展,但还只是一撮小火苗,办厂的也还只是些思想开明的人士。大清银行因为盛宣怀的领导下是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然而花出去的钱还是像流水一样,查抄的银子刚入库就不见了踪影,添购的新式步枪和机械设备就像吞钱的机器,还有不久将要破圭动工的铁路也是吞钱的,还有就是各所大学的开办,难怪说教育是最花钱的。。
而从美国的购买的轻工业设备也运到上海,在上海进行建造,上海作为大清最为繁华的地方,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陈志成从美国购买了烟草、榨油、肥皂、盐业、铅笔、渔业等企业的设备。然后就是为了扩大纺织业的生产,而购进的大量设备。
这些日常生活的工具都需要靠进口,而这进口所带来的收入全部都归入到洋人的手时,李越自是不乐意看到的,为了减少这些进口,也只有扶持民族企业了,可大清还没有这样的企业。李越也只好让国家出现来建设这些厂子,建完营作后在出售给那些想为国家民族的人。就是这些厂子建成好了,机器是要靠人来运作的,这人是花了很多钱从美国聘请来的,用技术有耐心的人来到大清很快就能适应这种全亲新生的活。在这些厂子的附近还开设了专门培训的学校以提高大清的人员技术水平。
谢谢大家的支持啊,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