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汉武大帝> 第三章 狼烟如云血如虹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狼烟如云血如虹 (4)(1 / 2)

大将军田禄伯乘一匹栗色快驹,在滚滚扬尘中奋蹄驰来,转眼之间,一声长嘶,已立定在吴王车前。吴王道:“大将军来的正好!各路盟约的诸侯王都有什么动静吗?”

田禄伯道:“据使者回报,楚王在彭城起兵,楚王刘戊亲率五万精骑,正向我军方向靠拢,不日即可和我军会师;在东边,齐王背离盟约,不愿起兵,保持中立;济北王的国都的城墙年久失修,他的郎中令以修建城墙为由下令封锁城门,并劫持了济北王本人,所以未能起事;而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俱已响应大王号召,杀死汉属官吏,相约起兵,四国准备先行攻破齐国,合兵齐都临淄,然后挥师西进,与我军会师,共击长安;在北方,赵王起兵邯郸,却并没有领兵南下,而是把八万兵士屯于长城边境,按兵不动、隔岸观火;而在南边,淮南王也被国内亲汉势力所挚肘,未能起兵!”

吴王刘濞冷笑道:“真是各怀鬼胎啊,如此怎能成大事!不过还好,有我吴、楚、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几国兵力已是四五十万人,平天下如探囊取物!”

已被提升为内史的应高打马近前,奏道:“吴王殿下,起兵檄文已写好,并命人抄录数百篇,已经传檄天下!”言讫承上檄文。

“……今大汉朝纲混乱,伦常败丧,民生不安,社稷动荡,民怨沸腾,皆因奸臣当道,倒行逆施,致使天恩蒙尘,人心思惶。贼臣晁错,出生市井,生性奸邪,无寸功于天下,却位列三公,皇恩浩荡,不思图报以勉励天下,反耍弄权谋,狐假虎威,欺君罔上,蒙蔽僚下,私变国家法度在先,变更祖宗体制于后,假借天子龙威,横权朝野,侵夺天下诸侯封地,离间刘氏宗亲骨肉,污蔑先帝功臣,国本动摇,庙堂不安,祖宗基业将毁于一旦……此种行径,劣迹斑斑,江河难濯,乃天下之大不敬!多行不义必自毙,此等乱臣贼子人神共愤,天地难容,人人得以诛之。今吴王刘濞,上承天命,下启地和,顺从民意,起兵广陵,替天行道,清君侧,弘道义,传檄天下……”

吴王刘濞读完檄文,不禁连连称好,轻捻银白色长髯,道:“如是写甚好!只问晁错,不问刘启,把一切罪名都加到晁错身上,就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如此我们也就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

梁国地处中原,国都睢阳横亘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之上,经梁王数十年的煞费苦心的经营,现在已是壕深墙高、气势宏伟、坚不可摧,也许只有京都长安尚能与之媲美了。刘武一身亮银铠甲,披天蓝锦锻风氅,手提长剑,威风凛然地率一对近卫在城墙上一穿而过。他在亲自督巡城防。刘武透过城墙的垛口向下张望,人密布如棋,繁乱如蚁,车队如龙,成车成车的投石、灰、滚木、箭簇、粮草等战备物质连绵不断地运进城中,堆积如丘。城内的民众正热火朝天地忙于加筑城墙,加宽加深护城河,几乎是昼夜不息。

梁王刘武转身望向修筑瓮城的工地,不禁眉宇一轩,对身边的内史韩安国斥道:“速度为什么如此缓慢,五日之内必须筑好瓮城!”

韩安国面带难色,道:“大王,睢阳城面积庞大,五日内要筑好瓮城,卑职实难从命!”

“那就多征调些人手!”梁王毫不耐烦。

“卑职已调集十万民夫动工筑城,只是石料匮乏,工匠们只能去百里之外开山凿石,来回运载,颇为费力,若以五日为限筑成瓮城,工匠们将不堪重负。若五日勉强筑成,也只能就近取粘土夯筑而成了!只是夯筑的城墙,墙体酥松,不堪一击。”

梁王刘武道:“吴楚叛军已经横渡淮河,会师于淮泗口,已经开始在我梁国土地上肆虐践踏,时不我待啊!我梁国是七国叛军西进的必经之路,而睢阳城横亘其间,更是阻断了叛军袭取洛阳、长安的要道,吴楚联军有三十万之众,来势汹汹、锐不可当,而我梁国又将首当其冲遭到攻击,我们目前能集结的军队不过六万余众,敌寡悬殊,只能依傍的城防据守了,睢阳城必须筑的固若金汤!”

韩安国侧立一旁,面色阴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石料,要加固城防,一切只能是痴人说梦。侧立一旁的前将军张羽道:“大王,臣以为这睢阳城有的是取之不尽的石料,何必到百里之外去取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