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对红楼没有什么研究,万幸的是我在读书时代还是细细研读过十几遍,所以凭借自己的好口才,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似通非通的言语来。
夏玟张张嘴想说些什么,但随即还是笑笑无语,只是向一直沉默的石修宾看看。石修宾于是点头说:“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崇拜曹雪芹的,对于高鹗的作品,我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首先,他的作品和曹雪芹的作品其文学修养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其次,他的思想只能说基本代表了原著,但离原著还有着一段距离。第三,高鹗的作品对红学的发展壮大,对红学读者群的稳定和发展,还是非常有裨益的。第四,高鹗毕竟基本是曹雪芹年代的人物,他的作品应该更加接近于原著思想,对我们红学研究很有帮助。”
夏玟听完之后微笑说:“你们的论战很有意思。小温你虽然对红学研究不多,但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是各抒己见而已,没有什么错对,没有什么高见低见的。研究学问嘛,首先不要有一个定规,不要以为谁名气大就是对的,谁名气小就是错的。不是说真理往往握在少数人手里吗?关于高鹗这个话题我看就讨论到这里。现在你们都对最近非常红的王新六在万家讲坛里品红楼,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对他的高见谈谈自己的感想。”
听了夏玟的话后,张康年首先就兴奋地说:“我曾经拜见过王大家,他的著作我也细细的研读过,真是不愧为大家之作啊!通篇读来,发人深省,王大家读红楼之细致,对历史和文学结合研究之透彻,简直就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时深夜研读王大家之作,对自己以前之疑惑有了新的认识,简直就是茅塞顿开,不由得失声大笑起来!王大家的言语深沉、稳健,对历史研究很深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对王新五在万家讲坛的东西我没有看多少,似乎就看了一下关于秦可卿身世的篇章而已。对此我完全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地方,不过我记得自己当时就不怎么认可那个所谓的王大家,听到张康年在那里胡吹海夸的,心底不由就有气,于是笑道:“张兄但知夸奖王大家,不知王大家那点竟然如此发人深省,竟使张兄如此深夜爽怀大笑。望张兄也告知我们,让我们长点见识。”
很显然,林勤和张康年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并不融洽,但因为有了我这个劲敌,所以刚才才会一致对外而已。此时他见了张康年凭借着自己认识王新五就得意洋洋的,也不大高兴起来,说:“张兄你竟然拜见过王大家,不知王大家告诉过你关于黛玉之死的另一个解释没有?”
张康年奇怪的问:“什么黛玉之死的另一个解释啊?”
林勤笑说:“看来张兄对王大家最近的大作也没有认真拜读啊!王大家最近又推出了奇闻,说黛玉之死是沉塘,而非病死!张兄难道不知道吗?”
张康年老脸有些尴尬起来,支支吾吾的说:“最近我不是忙着一些俗务嘛,所以对王大家刚刚出的新作没有仔细研读而已。”
石修宾听了于是笑说:“张兄肯定是最近有些忙罢了。王大家所言黛玉之死,非死病死,而是沉塘。其主因是黛玉和湘云中秋之夜联句,里面不是有一佳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吗?一边听见的妙玉说气氛过于凄凉,于是剩余联句就由她一人所作了。王大家主要根据这句诗表明,黛玉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沉塘自尽的。”
我听了不由失笑说:“那我还得根据‘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这句评判之诗说:黛玉是在树林里上吊自尽,宝钗是雪地里冻死的哩!”
张康年老脸一红,说:“这个我还没有研读,就没有发言权!”
林勤忽然说:“王大家有些观点我认为是不错的,但有些观点我却实在不能认同。比如他认为,《终身误》那支曲子是钗黛二人的合曲,而《枉凝眉》则是妙玉、湘云的合曲。这我就完全不能赞同了!《终身误》很明显误的是宝钗的终身而非黛玉,这首曲应当抒发的是宝玉在娶了宝钗之后的感叹,表达自己尽管整日面对的是宝钗但终究难忘黛玉的感慨。钗黛是宝玉一生情感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看到宝钗,宝玉自然联想到了黛玉,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何况作者后来又明确写了黛钗合一,并且把她们二人同放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首页。《枉凝眉》很明显写的是宝玉和黛玉,书中明明写到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不是阆苑奇葩是什么?况且黛玉偏又生有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试问舍黛玉其谁?至于《红楼梦》曲子十四首,其实也并未多出一支。你看起首一曲引子,结束一首尾曲,中间是十二钗,岂不正好么?”
石修宾也点头说:“林兄所言极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可见这主人公绝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黛玉本来就是灵河边的一株世外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而下凡,欲将平生泪水倾情以报。这不正符合刚才那句曲子么?至于妙玉,她本来就是追求平静、闲云野鹤过一生的人,怎么会流泪终身?就算以后‘无暇白玉遭泥陷’,但也绝非以泪洗面就此了结的人。我看她不是自尽,就是逃出生天!因为据妙玉的评语中,还有一句: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从而可见,妙玉在人将老的时候,已经是在青灯古殿的境地里,并非像有人猜测的沦落烟花之地。至于‘风尘肮脏违心愿’,那是因为她确实被坏人给玷污了,所以才说是风尘肮脏。”
张康年听了道:“我倒觉得王大家有理。第一首曲子绝对是钗黛合作,这是毫无疑问的。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这都无不将两者并列。难道这还只是宝钗之单曲么?显然不是的。所以王大家认为《枉凝眉》并非是黛玉之曲就有理了,作者就算再喜欢黛玉,似乎也不大可能为黛玉同时设两支曲子吧?而阆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