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人收复加尔各答之后,东印度公司总司令官科莱姆连忙召集官员到马德拉斯商讨对策。
“先生,大英帝国岂能容忍这种侮辱,我们动手吧!”一位身着军装的官员向科莱姆提议。
“慢!我认为应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再作决断。”一位政府官员说。
“什么?土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我们还要准备什么?大英帝国的军队所向披靡,用不着准备什么。”科莱姆座下的军官贝姆·霍金斯用眼睛斜视了一下说话者,不满地说。
“司令官,”政府官员好像没有听见贝姆.霍金斯的话,慢条斯理地对克莱武继续说,“请您听一下我的理由,第一,纳瓦布的兵力大约七万多人,而我们只有九百多人,加上接受我们训练的印度士兵,也不过两千九百多人,比起来就是二十比一,毫无胜算且不说,恐怕之前的一切辛苦将白费。第二,我们远离本土,战争打响后,恐怕物资供应很成问题,从英国出发的船只,到这里需要两个多月。第三,印度人还有法国人的支持。这三点请司令官考虑。”
科莱姆听后,看了一眼贝姆·霍金斯,贝姆.霍金斯在瞪着眼睛,怒视着那位政府官员。科莱姆又看了看那位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已默默地坐了下来。科莱姆狡猾的一笑,向所有人说道:“诸位,他们二位的意见都不错。我们一旦在土人面前表示沉默,他们将会增长气焰,到时他们会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直接干预我们的一切,甚至将我们挤出印度。我决定,向纳瓦布开战,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不单如此,我们还要占领整个孟加拉甚至整个印度,对反抗者格杀勿论,不管老人、儿童还是妇女,只要他们拿着武器,就不要放过。让他们彻底臣服于我们,臣服于大英帝国。”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将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继续道:“虽然他们数倍于我们,但是我们不怕,我们是不可打败的大英帝国的铁军。我的一位朋友曾经送给我两本书,两本大清帝国的书,它们分别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其中对战争进行多方面见解和分析,有许多以少胜多的例子可以表明,我们将战胜纳瓦布!让纳瓦布和他的七万草包,见鬼去吧!”
一席话让在座的人热烈给以掌声。
“用大清的话说,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没有天时地利,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人和,要知道,一个人的气决定着萎与振,一只军队的和决定着成与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不和,让他们军心涣散,到时候化九百为一,一鼓作气将涣散的土人们赶尽杀绝,先生们,孟加拉的国库在等着我们,大量的金银珠宝在等着我们!”
“欧!”科莱姆强烈激昂的说词,让在场的人显得无限活跃!
接着,他走向那位政府官员,向他耳语了几句什么。
第二天,政府官员带着几位随从,把许多珍贵礼品送给了纳瓦布的主要军官。原来,他们是向纳瓦布的下属军官行贿!
一七五七年年一月,科莱姆率军在恒河口登陆,经过短时间激战,信心大振的英军重新占领了加尔各答。
六月,纳瓦布调遣七万大军与科莱姆的九百英军在普拉赛地区作战。
英国士兵斗志高昂,但是看到铺天盖地的纳瓦布军队如潮水般的涌来,高昂的斗志瞬间荡然无存,而无奈的科莱姆只得随部下逃窜,初战就失败了。
但是,他们用大量金钱珠宝收买了印度的不少军官,使印度军队向后撤退,这时英军见战机转变,科莱姆迅速率部追击,印军四散逃跑,纳瓦布在战斗中被活捉,科莱姆亲自为其执千刀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