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母亲精通琵琶,名满帝都,父亲还是从母亲处学得古法横抱琵琶弹奏,古法音色空灵近似古琴。而我一介女子,偏冷门地学习铿锵古法,而今流行的音质柔媚的竖抱琵琶,与我倒是生疏许多。
听听宫闱旧闻,也是打发时光不错的法子。我收起纨扇,趁着天色尚早,碧茹又继续领我绕兰若堂走过一圈,一路大致向我介绍些兰若堂的过往。
正统规制的后宫妃嫔所居十二堂,规模并不逊于昭阳殿,然而礼法上终究是妾的身份,故而称为堂。
兰若堂地处在元贞堂之后,离主上寝殿贞观殿并不远,正对希乐堂,后靠晏和堂,紧邻宜春苑,统共是个四进院落,在后宫已算颇有规模,地理条件优越,历代都为宠姬所居,然殿内陈设颇为华贵,却不张扬,家具均是上等紫檀木所制。
房内悬着不少历代名家画作当做装饰,我终于明晓为何觉得兰若堂清静了,唐代张宣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韩湟的《文苑图》、五代徐熙的《雪竹图》、北宋崔白的《双喜图》,画风虽迥异,但因主人按照画风不同依次挂在不同馆舍,倒不觉得凌乱毫无章法,一幅幅皇家典藏的真迹在眼前闪过,与我真是饕餮盛宴了。
若从这些画儿推敲,那些曾经居住在兰若堂的宠姬并非不学无术,对书画必深有造诣。
我绕过落地嵌鹤鹿同春画板紫檀木鎏金提手摆屏,迈步入抄手游廊,我注意到飞檐游廊间所刻花卉并非常见的花开富贵,而是清雅的松竹。
退而信步庭院,院落中以梨花为主调,另外还疏密有致地种下玉簪、樱花、杏花等花色素淡的花卉,花间以三两嫩绿枫树隔开,不至乱花迷眼。
另外并不甚特别了,只是沿了东边九曲廊桥,通至湖心一座二层小楼却墨阁。楼门紧缩,却连碧茹也不知上锁的缘故,只记得她当值兰若堂时,此处即是如此。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