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二十四章:日尔曼之鹰(四)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日尔曼之鹰(四)上(2 / 2)

在东普鲁士这个德意志梦开始的地方,克拉默上士和第502重装甲营的最后骨干为了掩护数以十万计的德国难民向德国本土撤退而奋战着,此时曾经王牌云集的第502重装甲营早已人才寥落,众多如奥图.卡尔尤斯中尉那样的王牌坦克手都被调往了帝国同样危急的西线。但是克拉默上士还是在东普鲁士防御作战中达到个人战绩最高峰,他总计击毁了超过30辆苏联人的坦克。而与第502重装甲营协同作战的第505重装甲营所取得的战绩则更为惊人,他们以13辆虎王坦克和4辆虎式坦克摧毁了苏联红军的116辆坦克和74门大炮。

但是随着苏联红军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与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攻占了强固防御的枢纽部因斯特堡。1945年2月17日,驻守东普鲁士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陷入了苏军的合围。身在其中的德国重型装甲部队的末日也即将来临。在东普鲁士苏联红军占领了第一座德国城镇-metgethen镇,在那里满怀怨恨的红军士兵对德国的平民进行了野蛮的报复,儿童和成年人不加区别的枪决,而妇女则几乎全部遭到了野蛮的侵犯。

虽然不久之后,德国陆军以第505重装甲营和第502装甲营残部为先锋成功的发动反击,收复了metgethen镇并打通了一条1.5公里宽通向包围圈外的走廊。但是在并不漫长的陷落过程中,这座城市已经被苏联红军化为了地狱。为此克拉默上士和他的同僚们屠杀了大批苏军第52步兵师的战俘作为报复。鉴于苏联红军的暴行,帝国人军人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在苏联红军持续不断的空袭下也要确保走廊的畅通以疏散包围区内的德国平民。直到整个东普鲁士几乎全部为苏军占领的情况下,克拉默上士和他的战友们还在一个海湾周围地域抗击6个师苏联红军长达6天之久,在他们的身后共计有10万名平民经此海湾搭船逃离。

曾经横扫战场的“虎”群在包围圈内作着最后的反扑和撕咬,所有失去坦克的装甲兵、后勤人员等能够作战的人员也被集中起来作为掷弹兵来使用。但是他们的毫无希望的奋战最终于4月15日画上句号。在苏联红军以新锐的“斯大林―2”型坦克的凶猛火力面前,克拉默上士最终永远失去了自己最为重要的战友,从熊熊燃烧的坦克残骸里爬出来时,伤痕累累的他被一个好心的姑娘救上了开往德国东部的货轮。而在他踏撤往德国本土的途中,曾经无比辉煌的第三帝国也在强大的东、西夹击之下土崩瓦解。

克拉默上士一生最为尊敬的德国将领―莫德尔元帅也于1945年4月21日在西线杜伊斯堡附近的树林中,用自己的佩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实上身处西线的德国军人大多在战后获得了盟军相对宽松的处理。但是除了捍卫一个德国军人的荣誉之外,莫德尔元帅更是选择了用死亡来回避自己对祖国未来的绝望:“我从来没有这样失望过,因为我忠于德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落入俄国人手中更为可怕。”毕竟曾在东线鏖战过3年之久的他深知这场战争在每一个苏联士兵的心里都埋下可怕的仇恨。

在一片狼籍的德国本土,失去了军队的克拉默上士目睹了苏联红军无数次的暴行。身穿着长军装,大皮靴的苏联士兵冲进民房,抢走首饰和手表。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因为俄国人会毫不犹豫的开枪,他们到处搜罗年轻的德国女人,只要抓住一个,立刻拖到空房子里,轮流上去发泄压抑已久的欲望和仇恨。而原本应该是军队纪律维护者的政委和军官们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们往往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用微笑鼓励着自己的部属。他们都清晰的记得当“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之后,德国坦克履带的所到之处,纳粹德国的士兵不仅强奸了很多当地的妇女,而且设立了大批公开与非公开的妓院,强迫俄罗斯和乌克兰少女充当军妓。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在反攻开始时就曾说过:血债要用血来还。

面对着这一幕幕可怕的场景,克拉默上士或许可以理解莫德尔元帅自杀前的痛苦。如果你是一个平民,你或许只是一个束手无策的受害者。但是当你曾是一个宣誓保卫自己祖国的军人,那么良心上的谴责和煎熬足以让你在无数个夜晚被噩梦惊醒。好在痛苦的岁月最终在半年之后结束了,1945年10月苏联人民委员部最终决定在军政府下设谢.伊.秋尔潘诺夫领导的宣传厅,虽然这个组织最初成立的目的只是利用各种方式在德国居民中间进行监督、组织和宣传,促进反法西斯党和组织思想的传播。但是很快它便填补了苏联军队在德国政治活动的真空。实际上领导着与德国民主化改造有关的所有方面,即关于政党、社会团体、工会和德国居民中的一切政治工作。

莫斯科终于在宣泄完仇恨之后,开始恢复德意志民族的声誉,为了自身的目的重建当地德国居民的生活。为了配合苏联的军事当局在红军部队占领的领土上对居民开展工作,苏联军队在德国占领区最重要的中心建立临时协同机构。这些机构由苏联军事当局任命“反法西斯战士”组成。当然这些机构的领导大多是德国共产党员中“最可靠”和“最坚定”的工作人员。

虽然在莫斯科眼中德国共产党是德国当时最有组织和最积极的政治力量。苏联政府相信德国共产党员在一切最迫切的问题上持有正确的和坚定的立场,如主张完全消除法西斯残余,根除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德国解除武装和非军事化,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等等。但是在这个大的前提之下,也并非所有德国共产党员都可以按照莫斯科的逻辑思考。至少其中还有人称赞德国士兵的功勋,有人号召纪念在战争中阵亡的士兵,有人说德国伤兵有权指望得到祖国的感谢,毕竟他们在成为一名共产主义的信徒之前便早已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分子。

而对于曼弗雷德.冯.莫德尔上校家族颇多恩泽的海因兹.凯斯勒便是这样的一个德国共产党人。时任“自由德国青年联盟”柏林市委书记的海因兹.凯斯勒和克拉默上士一样曾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国防军的一名士兵。也曾在国防军第134步兵师之中跟随中央集团军群参加过“巴巴罗萨”行动。但是厌战的情绪和对德国未来的不祥预感使得他在德国陆军势如破竹之时,投奔了苏联红军。但是此刻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凯斯勒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痛苦的事实,那就是红军粗暴的报复令所有德国人都对他所信仰的共产主义充满了敌意。

“你们打算成为共产党员吗?请看看红军在干些什么事,红军是些什么人?这就是共产党员。难道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残存的纳粹分子到处宣称德国共产党不是德国民族的政党,而把它与苏联占领军当局等同起来。为此在苏联占领区的德国共产党不得不和政策颇为右倾的社会民主党合并,成立德国统一党。而身为德国统一党青年组织―“自由德国青年联盟”的领导人,海因兹.凯斯勒也将团结和鼓舞大多数德国青年重建祖国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为此他冒着被“锄奸团”暗杀的风险走入了众多已经脱下了军装的前国防军士兵中间,向他们阐明德国在战后所必须要面对的屈辱和忍耐。很多年之后在自家的壁炉前,克拉默上士还会向自己年幼的孙子―自己为了纪念那位曾经统帅而命名他的小莫德尔回忆海因兹.凯斯勒对着他和众多前国防军士兵所说过的话语:“我知道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鄙视甚至仇恨我,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必须要说我们曾进行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我们不幸战败了。但是我们不能在下一场战争中再次失败,德意志民族必须勇敢的面对挫折,并用你们―这个民族最为精锐的年轻人的双手重新站立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