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北部湾海面之上,徐徐的海风吹拂着一张张毫无倦意的面孔。2000吨级散装货轮“南海运75”号的甲板上年轻的中国海军战士正穿着预备役民兵的服装持枪警戒着,他们负责押送着这批对于和自己有着“同志加兄弟”般友谊的越南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事业至关重要的军用物资。“姚同志,累了吧?”随着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梳那个时代最为流行的麻花辫的女孩子出现在了当时刚入伍一年的姚广胜的面前。
“不累,毛主席说过:革命战士都是用特殊材料炼成的。”看着昨天才临时被安排搭乘这条船前往海防的卫生员小兰那天真无邪的笑容,一向不苟言笑的姚广胜也不禁微笑着回答道。“听说越南那边的工作条件很恶劣?”站在甲板的围拦旁看着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小兰若有所思的问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其实也没什么啦!”其实身在一线部队的姚广胜远比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小兰清楚前方的战局。
随着美国海军于1964年8月在北部湾地区(又称东京湾)公然制造的挑衅事件以来,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在东南亚使用武装力量。随后美国海、空军在越南战争中投入逐步升级,已经将战火扩大到了整个越南北部地区。虽然鉴于冷战的严峻形势,在空袭开始之初,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希望尽可能避免和援助越南的中国和苏联部队发生摩擦。但是这种“反绑着一只手打架”的做法显然在惨烈的战争中长时间的贯彻下去。
美军驻越南战场总司令、三星将军威廉.威斯特摩兰便强调:“要想保住南越不遭受共产主义洪水的洗礼,必须截断北越对南越的交通和渗透。而北越的铁路、公路和海运基本上都在中国部队的保卫下。不打中国部队,我们不但无法取得胜利,以前几年的仗也等于白打。”因此这段时间以来,为了阻止中国和苏联的援越物资的运达,美国空军开始重点袭击越南连接中国的铁路和公路的桥梁。前一段时间配属给工程部队防空秘密入越的的各独立高炮营便不断的与美国空军反复拉锯。虽然不时传来击落敌机的消息,但是自身的伤亡却同样惨重。
“说来也好笑,我这次要去的地方竟然和我的家乡同名―也叫太原。”虽然部队里有着严格的保密条令,但是此刻在夜阑人静之时,两颗年轻的心却显得格外的靠近。“太原,我知道。它是越南太北省省会,坐落在求江右岸,位于河内正北方,距河内70余公里,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海军对于地理要比陆军更为敏感些。很多年之后,姚广胜在美国甚至还听到麦克阿瑟的一句名言:“陆军不管那些用双腿走不到的地方。”因此美国军队很多远程打击任务从来都是由海军负责的。
在抗法战争时期,越南的太原已经被夷为平地,一派荒凉。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这里开始兴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64年,第一号高炉系统正式投入生产,越南在历史上第一次自己生产出了钢铁。太原目近有丰富的铁、煤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河内至太原,克夫至太原的铁路迂回贯通,3号公路又从太原经过直达河内,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也正因为如此,越南太原也成了美国空军实现将北越“炸回到石器时代”的重点攻击目标。此时中国军队“抗美援越”高炮62支队已经率4个团又5个独立营于1966年底入越,担负保卫越南这座最大的重工业城市的防空作战任务。而身为卫生员的小兰也便隶属于这次英雄的部队。
“本来组织上是让我们这些卫生员从陆路入越的。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没赶上。结果……结果我们卫生队的车在同模车站转车的时候……。”说到这里小兰的声音突然之间哽咽了。“没事了!从海上走还是安全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女孩子在月下耸动着的肩膀,姚广胜忍不上伸出手去轻轻的拍了拍的对方的肩膀。虽然“北部湾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海军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星座"号到达岘港附近海域,与“提康德罗加”号核动力巡洋舰会合。在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海军都在北部湾地区保持着由3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扬基站”。
“扬基站”的建立之后,3艘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相互配合行动,但并非如同太平洋战争时那样采取编队协同作战的模式,而是在各自的护航舰艇的掩护之下采取轮流值班的模式,每艘航母的舰载战斗机部队飞行值班12个小时,然后再将空域交给下一艘航母,这样就保证了每一艘航母上的飞行员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只要气候不是十分恶劣,美国海军几乎可以保持对北部湾海域24小时的无间歇控制。
而在对越南北方实施轰炸的同时,美国海军也加紧对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海南岛上空的渗透侦察。而这屡屡的挑衅最终导致了双方的直接冲突。1965年4月9日8时许,中国方面警戒雷达在榆林正南110公里处,发现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国4架f-4b型鬼怪式战斗机,朝我领海线内飞来。担负战斗值班的大队长谷德合与战友们驾驶4架歼-5型战斗机,呼啸着飞向作战空域。在17分钟的空中对峙和纠缠之中,美国海军航空兵共向中国海航战机发射6枚麻雀3型导弹,而中国海航严格执行上级对敌不首先开炮的指示,未发一枪一弹,无一伤亡,却使美机击落了自己的一架战斗机,确实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空战史上以劣胜优的奇迹。
由于当时中美关系和国际斗争形势的策略需要,空战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祖国领空不容侵犯》的社论,但对这次空战的实况却始终没有公开报道。而美国海军从此之后也收敛了其深入中国领海的侦察和挑衅行为。因此在越南北方地面交通在对方的轰炸之下几乎瘫痪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开始近海运输的模式向北越提供急需的战略物资。
但是此刻的姚广胜和小兰都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以为整个航行将波涛不惊的时候,在距离他们数百公里的海面之上,美国海军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之上,一架架攻击机已从机库中提上甲板,地勤人员异常忙碌地给每架飞机加油挂弹。即将出发的美军飞行员们聚在一起轻松地谈笑着,他们似乎没有将这次出击与激烈的空战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虽然攻击目标接近中国领海,但是落后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并不具备夜战的能力。
而随着航空母舰上响起了喷气式发动机特有的巨大轰鸣声,在“起飞”命令下达的同时,第1架a―6“入侵者”型攻击机在蒸气弹射器的强大助推下风驰电掣般地弹出了甲板,机头一昂,驶入了夜空之中。作为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型,a-6“入侵者”型攻击机能够在任何恶劣的天气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以超低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