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至大!”在位于东南亚马来群岛中部的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热带丛林之中。参天大树与藤蔓、矮小植被交织着,组成一带带人类无法进入甚至密不透风的绿色屏障;但是在一片沼泽和细细的溪流所围绕的开阔地上,一个皮肤黝黑的爪哇族男子正虔诚的向着心目中圣城―麦加的方向表达自己的虔诚。此刻正是黎明的第二次破晓,伊斯兰教徒履行辰礼的时间。而他的声音很快在其身后追随者的响应之下,在雨林之中迅速汇集成了一道高亢的声浪。
这句赞语在此刻对于这些在雨林的穆斯林而言无疑是在向外面那些他们眼中高傲和目空一切的华人们高呼:真主比他们更伟大,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他们的伟大只不过是虚幻而已。从这句“真主至大”开始,这群穆斯林开始了走向真主的旅程――精神旅程。这一旅程没有食品、饮料,有的只是诵读与祈祷。在此刻他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摆脱了尘世的干扰,来与真主相会。他的心只归向真主,只与真主交谈。他向真主呼唤,向真主倾吐肺腑之言,诵读他的恩惠,求他饶恕罪过,求他指引正道,并在正道上获得成功。
随后穆斯林鞠躬、叩头时向真主密语:我们只归顺你,只拜倒在你的尊严与伟大面前。礼拜以《古兰经》第一章―《法谛海》的赞颂词结束。礼拜者在赞颂词中纪念真主,反复赞美他的伟大与尊严;并要纪念带来使命,引导人们走向和平的尊贵的使者,要纪念穆斯林兄弟,为他们祈求幸福和康乐:“奉至仁至词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很高兴你能在这个时候为我的圣战士们送来最为真诚的帮助。”随着礼拜的结束,那名皮肤黝黑的爪哇族男子站起身来,走向不远处刚刚目睹整个过程的那名远方来的盟友―虽然他信仰着的那个曾经与穆斯林水火不容的教派。“这一些支援,与您所正在从事伟大事业相比微不足道。”来自欧洲老牌情报机构―英国军情六处(mi6)的职业特工厄尔斯微笑着回答道。
军情处,即全称为英国军事情报局,在1963年前隶属英国战争部,后隶属英国国防部的国防情报组。各个军情处均有不同的用途,成立时间亦不一样,二次大战时期发展成十九个属处,均有自己的代号。比如mi1军情一处便是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负责解码及行政。mi2军情二处,则主管二次大战中东及远东、斯堪的那维亚、美国及苏联、中南美洲地区的情报。其后,因职责偶有重叠,以及大英帝国不可避免的没落和衰弱,各个军情处最终大多解散和合并到军情五处(mi5)、军情六处(mi6)以及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的麾下。
冷战时代英国军事情报局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相比早已风光不再。但是曾经辉煌的日不落帝国依旧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曾经庞大的殖民地体系虽然瓦解,但是大英帝国在整个欧亚大陆和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却依旧存在。因此成立于1909年的军情六处,至今是英国负责国外谍报的机构,它受英国外交部的监督。该机构向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情报人员,冷战时代他们的重要活动地区是东欧、中东和非洲地区。而21世纪在“反恐”的大旗之下,以英国为首的欧洲情报机构还是大举进入东南亚。
在欧洲人看来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分布图上,东南亚是往往被忽视的地区,但实际上这一地区潜在的危险超出人们的想象。上世纪80年代,大批伊斯兰国家的“圣战者”赶往阿富汗,与当地人一起抗击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拉登当时在后勤支援办公室工作,由于看不惯一些人的贪污腐败,他于80年代末在巴阿边境的白沙瓦建立了他本人的第一座恐怖训练营,当时印尼的老牌恐怖组织“伊斯兰团”派人参训,从那时起,两个组织建立了联系。换句话说,“基地”组织在东南亚已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目前,印尼和菲律宾的恐怖组织头目基本都是拉登的早期追随者。此外,东南亚国家民族众多,各国多岛屿,不利于中央管理,这些因素与宗教极端思想相融合,很容易产生分裂倾向。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垮台后,“基地”组织成员大举潜入东南亚地区,他们与“伊斯兰团”、菲律宾的“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相勾结,目的是在东南亚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家。
而在中国的势力到达之前,欧洲各国一直以东南亚国家对恐怖势力的联合虽有所察觉,但力量远不足以压制这些可怕的火苗为由。利用澳洲大路为天然跳板。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渗透。在“自由、民主”的大旗之下,当时身为“反恐主力”的美国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与“基地”组织进行正面交锋。那么身为盟友的欧洲在东南亚掩护美国的侧翼,似乎并没有不妥之处。但事实在伟大而正义的旗帜之下,进行的却是西方世界19世纪末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的瓜分世界的新浪潮。
比如在伦敦爆炸案之后,英国政府就与马来西亚的警方在恐怖主义与恐怖分子方面定期的分享讯息。不过,显然这并不能令欧盟所满足,他们仍希望可以更进一步的提升这一层关系。英国政府希望在“反恐”的大目标之下,以吉隆坡为中心先建立一个欧盟和东盟的情报分享网络,随后欧盟再向东盟各国提供经济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建立一整套用于压制恐怖主义的国家机器,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欧盟各国的监督和辅导之下完成。当然对于拥有完整国家体系的东盟国家而言,这种与虎谋皮的要求事实上是难以接受的。因此英国政府曾计划将突破口放在自己所熟悉的南亚次大陆。
英国借口其反恐情报机构和警方获得的证据显示,大量英国人目前正通过各种渠道纷纷前往孟加拉国,在那里接受恐怖训练后再返回英国境内伺机发动恐怖袭击。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穆斯林国家,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大量英国人前往这个国家接受恐怖训练,这一方面说明“基地”组织的理念对于英国一些人的吸引力正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孟加拉有可能成为继中东之外的又一个恐怖活动中心。
英国情报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英国人在进入东南亚和南部非洲等很多国家时不需要申请签证,这就为他们前往这些国家从事与恐怖相关的活动更加容易。英国的反恐官员目前已经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并于最近前往孟加拉与该国反恐官员进行密集地商谈,他们担心那些在孟加拉结束培训的英国人在返回国内后,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另外,这些受训人士还有可能在国外对英国公民发动袭击,那些在孟加拉、印尼、菲律宾和东帝汶经商以及旅游的英国人,将最有可能成为袭击的目标。因此为了杜绝源头,英国政府希望在孟加拉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加强合作”。对于受困于贫穷和饥荒的孟加拉而言,英国的这一要求多少令达卡方面有所动心。
但是在崛起的中、印两国面前,这种公然的“撬墙角”的举动自然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因此与拥有着强大实力的美国用两场“反恐战争”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构筑起自己控制中东、觊觎中亚的势力范围相比,欧盟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小动作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毕竟21世纪的世界早已不同于18世纪,欧洲人那些所谓的精明和算计在实力第一的新时代里显得是那么笨拙和无用。
随着印尼华裔总统林光昭的上台而在整个东南亚、南亚地区掀起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大洗牌,最终以中国的胜出而告终,在欧洲人所曾经窥测的东盟政治版图之上。欧盟不得不痛苦的承认他们早已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殖民对象―昔日法兰西所为之骄傲的印度支那―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早已为顺湄公河而下的中国影响力所控制。而经历了一场血腥的内战之后,曾经为军事强人所控制的印尼群岛也成为了广受北京恩惠的印尼民主联邦。中南半岛之上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面对印度咄咄逼人的刀锋之后也选择倒向了中国。
而随着中国远征军的扬帆南海,其强大航母战斗群的桅杆甚至越过了马六甲海峡。在中、印最终决战爆发之前,缅甸曾是中国在印度洋方向唯一的盟友和前哨。但是在这场历时半年的战争之后,从孟加拉到巴基斯坦,中国彻底控制了南亚次大陆的北端。虽然英国政府凭借着其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便依之安身立命的阴谋和布局,在崩溃的印度成功圈下了德干高原南部的大片地区。但是伦敦方面事实上很清楚,与金戈铁马相比自己的蝇营狗苟并不堪一击。
因此面对着入住新德里的中国远征军和印度西南部的古吉拉特邦登陆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伦敦不得不作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将其在印度南部所摄取的利益与后发制人的盟友―美利坚分享。英国人很清楚自己的底牌,虽然以第二次马岛危机为借口,英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军队动员。但是面对由巴基斯坦方向进入印度北部的中国人民国防军第38、第54集团军强大的兵锋。英国政府仍没有与之一战的本钱。唯一可行的办法惟有两害相权取其轻,主动向同样虎视眈眈的华盛顿方面乞援。毕竟在二战之中,罗斯福便曾牺牲英国的利益以与取悦于苏联,而今日今时美国政府更可能毫不留情的与中国瓜分了英国在印度南部的势力范围。
虽然在中国的傀儡―新德里方面的一片声讨声中,美国军队进驻了孟买。面对着阿拉伯海之上所游弋的美国航母战斗群,英国政府多少暂时对其所一手扶植的“印度南部自由邦联”的未来又重建了几分信心。可是中国军方对位于南亚次大陆最南端仍处于混战状态的喀拉拉邦所试图展开的代号为“玄策”的两栖登陆计划,以及印共(毛)派游击队在“印度南部自由邦联”的活动却同样令英、美芒刺在背。虽然英、美的联合干预之下,“玄策”的两栖登陆计划最终不得不在第一阶段便宣告终止。但是印共(毛)派游击队在“印度南部自由邦联”却始终宛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令英、美大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