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第十二章:剑拔弩张(三)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十二章:剑拔弩张(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剑拔弩张(三)(2 / 2)

但是这一充满了诱惑的战略目标在联军的最高指挥部眼中却更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虽然距离北方的海港拉瓜伊拉仅11公里。但是这座位于加勒比海之滨的阿维拉山南麓的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之中的城市,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的历史名城一样从西班牙殖民者建设之初便是更象一座堡垒。加拉加斯市区为东西走向,海拔在1000米左右。循着雄伟的阿维拉山谷展开;紧逼海岸的阿维拉山的北麓形成了面向大海的屏障,而南面向着缓坡和低岗地廷伸的市区却又为防御者铺设了最佳的撤退道路。

与加拉加斯易守难攻的自然地形相比,多年以来委内瑞拉政府的城市建设也为进攻者预设了众多的麻烦。加拉加斯连同郊区和米兰达州5座城镇所组成的大都市区,面积达36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500万。市区内密布的古典城堡和许多现代化建筑、摩天大楼。无疑都给防御者提供了最佳的栖身之所。而为了防备美国的入侵,委内瑞拉政府早已开始大规模组织和训练民兵。除了在战前便云集于首都加拉加斯附近的委内瑞拉正规军之外,根据最高指挥部的情报,城内至少还有从委内瑞拉全国陆续赶来的约10万人的“玻利瓦尔小组”成员。

“玻利瓦尔小组”大多由来自委内瑞拉社会底层的、查韦斯的支持者所组成的独立组织。这些组织是模仿古巴的国防革命委员会而建成的,其成员通常在7―11人之间。这些仅拥有轻武器的准军事组织在野战中或许不堪一击。但是在城市防御之中却往往可能成为进攻者的噩梦。调集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去啃这样的硬骨头显然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即便在付出惨烈的伤亡代价之后,成功夺取了加拉加斯,查韦斯和他的追随者同样可能金蝉脱壳,逃望中部的奥里诺科冲积平原甚至南部的圭亚那高原继续用游击战的形式抗争下去。

因此联军的最高指挥部不得不理智的放弃了加拉加斯。而将登陆点选择在了委内瑞拉东部的库马纳。作为委内瑞拉东部重要城市、加勒比海岸港口、苏克雷州首府。库马纳城位于曼萨纳雷斯河畔,距其外港苏克雷港仅1.5公里。作为南美最古老的居民点之一。库马纳的城市规模并不大,人口也不足百万。更为重要在委内瑞拉地面部队猬集首都的情况下,在联军强大的兵锋面前,库马纳城内寥寥无几的守军根本不能构筑有些的抵抗。

在呼啸着从由油轮改造而成的“海上预置舰”(注3)起飞的ah―1w型“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之下,1500名联军两栖突击分队的士兵搭乘uh―1h型“依洛魁”、uh―60m“黑鹰”型通用直升机在库马纳城区和苏克雷港垂直登陆。而抵挡在他们面前的惟有委内瑞拉海军陆战队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以及诺加斯少校从戈戈亚陆军特种兵学校临时组织起来的200多名学院兵。

不等诺加斯少校赶到战场,库马纳城区和苏克雷港的战斗便已经进入了尾声,仅用了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联军就轻松的击溃了号称精锐的委内瑞拉海军陆战队的抵抗。而大批重型装备直接从未遭到破坏的苏克雷港直接登陆。联军在库马纳地区的登陆场迅速得到了全面的巩固。在几次小规模的接触之后,诺加斯少校便清楚的知道仅凭自己手中这点可怜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撼动强大的对手,唯一能作的只有退入库马纳城附近的丛林地带。一边利用游击战术迟滞对手的推进速度,一边等待来自加拉加斯方向增援。

虽然在对方牢牢掌握着制空权的情况下,诺加斯少校不敢奢望委内瑞拉陆军能够迅速的驰援库马纳。但是凭借着自己和麾下的这200名学员在库马纳附近的丛林和山区里阻滞联军48小时以上,诺加斯少校却是充满了信心。因为虽然说是学员兵,但是他们却都来自于每个立志在陆军发展的委内瑞拉青年奋斗的目标―戈戈亚陆军特种兵学校。

在委内瑞拉和美国的“蜜月期”内,戈戈亚陆军特种兵学校得到了美国军方的大力支持,基本上按照美军特种兵训练内容进行训练。其主要训练内容有基本生存训练、被敌俘获后行动、如何突破障碍、作战破坏和对抗、反恐训练、狙击训练、登上训练、游击战和反游击战、化学战、行军和露营、体能训练、巡逻和警戒、两栖作战、爆破和毁坏、轻装具潜水和高空伞降训练等。不仅训练方法基本是模仿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还聘请有美军教官任教。几乎委内瑞拉陆军所有尉级军官如要晋升,必须经过这个学校的特种知识学习和训练,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过关。因此诺加斯少校麾下的每一名学员实际都是来自委内瑞拉陆军各部队的精锐骨干。而在武器装备之上,除了一水装备着从俄罗斯采购的崭新的ak―103型突击步枪和svds型半自动狙击步枪。诺加斯少校还特地从学校之内起出了包括定向反步兵地雷、反坦克火箭筒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等重型装备。在简单的明确了各分队的狙击区域之外,诺加斯少校便将自己麾下的学员们分成20个10人左右的特种分队进入丛林。作为“猎人学校”的一员,他们相信进入森林,他们便是王者。

公路从来都是进攻者的坦途,但同时也伏击者的天堂。沿着库马纳城区辐射出来的公路网络。诺加斯少校和他的部下们多重设伏。按照预定计划,每前进一步都将令联军付出血的代价。但是诺加斯少校寄予厚望的昨夜,战斗却并没有象他想象那样顺利。整个夜晚,激烈的交火虽然此起彼伏。但是对于熟悉地形的戈戈亚陆军特种兵学校的学员们却没有取得任何的优势。从一线获得的情况看,联军投入的部队显然接受过严格反游击战训练。戈戈亚陆军特种兵学校的学员们在夜间的丛林游击战中非但占不到丝毫的便宜,相反遭到了对方优势兵力的重点围歼和追缴。

“毕竟还是半调子的学员啊!”经过一夜的激战,诺加斯少校的部下减员将近一半,联军主力已经顺利的撕裂了其部署在西南层的狙击网络。但是诺加斯少校显然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在将剩余兵力重新配备之后,他亲自率领由精锐部下组成的狙击分队,在位于库马纳城西南的交通枢纽处重新设伏。这一次他决心给对手以迎头的痛击。

“来了!”随着一个身着丛林迷彩军服的高大身影出现在了诺加斯少校的瞄准镜前方。诺加斯少校果断的对着位于自己侧翼的部下作了一个攻击准备的手势。透过高倍数的狙击瞄准镜,诺加斯少校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宽边丛林野战帽下那张黝黑的脸庞。“一个探路的尖兵而已!没有狙击的价值。”诺加斯少校注视着这个手持着m16型自动步枪的敌人,犹豫的片刻之后选择了等待。毕竟打草惊蛇对于兵力处于劣势的己方而言无疑是卤莽和危险的。

随着那个联军黑人士兵从丛林之中走上公路,其后方陆续续的出现了十多个寥落的身影。显然这一个连级规模的敌军所派出的前导侦察班。以诺加斯少校手边的兵力吃掉这小股敌人并不困难。但是一旦发生火力接触,己方的设伏区域便可能会完全暴露。“再等等……等他们全部进入火力杀伤范围再开火。”诺加斯少校向两侧的部下作出了一个等待的手势。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前导侦察班身后才是敌军步兵连的主力。而等到敌方步兵连前锋走上公路之后,再发动攻击显然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出乎诺加斯少校意料之外的是随着这个前导侦察班的不断前进,对方的后续部队却始终没有踪影,而对方与己方伏击手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的缩短。继续等待伏击将会变成遭遇战。“开火……。”诺加斯少校已经不愿再等待下去了。他有力的挥下左手。示意全组自由开火,毕竟到目前为止优势还在自己一方。第一声枪响揭开了战斗的序幕。手持svds型半自动狙击步枪的委内瑞拉狙击手准确的率先撂倒了敌方队列之中的背着军用电台通信兵―这是在无法分辨敌方指挥官情况下第一顺位的目标。紧接着10支ak―103型突击步枪的火力很快便密集扫射在对方松散的队列之中。

毫无疑问敌方的这个侦察班同样堪称尖刀。在促不及防的情况下竟然随败不断。虽然在第一次交火之中,便损失了1/3的队员。但是对方却迅速就地隐蔽。并展开了猛烈的反击。一挺比利时生产的m249型班用机枪成为对方防御火力的中坚。其不简断的开火压制了诺加斯少校麾下学员士兵的多个火力点。“垂死挣扎而已。”诺加斯少校迅速将自己的狙击步枪转向了对方的机枪手。但就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刹那。一阵急促的引擎声却从他的身后急速传来。

“什么?!”不等诺加斯少校转身,一辆轻便的军用双轮摩托便从丛林之中飞跃而出。一个飒爽身姿的女骑手单手操控着摩托车,左手举起一支美制“英格拉姆”m11型9毫米微型冲锋枪向着诺加斯少校麾下学员士兵所埋伏的位置密集的扫射着。而在她的身后更多的“丛林轻骑兵”正鱼跃而出。

“这是……。”在诺加斯少校的字典里从来也未曾出现过这样的战法。轻便的摩托军团显然是敌方反游击作战的无双利器。而在这些“丛林轻骑兵”从背后插上一刀的同时。多个班组的敌军步兵也突然从陷入伏击中的侦察班后方出现,正面向诺加斯少校的防线展开猛烈的冲击。战局迅速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虽然诺加斯少校和他的部下努力想要摆脱困境。但是最终大部分学员士兵还是无助的倒在了敌方的枪口之下。“不能就这样承认失败……。”诺加斯少校一边用自己准确的射击削弱着敌人的攻势,一边不断的变换着阵地。

“还有增援?”突然在公路的尽头数辆车身低矮的轻型轮式突击车绝尘而来。诺加斯少校迅速将枪口转向这些装载有重型机枪的地面突击力量。在公路之上只要击毁头车就能延缓对方的突击速度,而制造混乱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一个逃出生天的突破口。但是就在诺加斯少校将瞄准镜转向打头那辆轻型轮式突击车时,一个令他诧异的画面出现了。在车顶的武器平台上并没有架设着重型机枪,而是架设着一支12.7毫米的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而更令他吃惊的是操控着这支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士兵从身材上看竟然是一名女性。但不等诺加斯少校从吃惊中回过神来,一个刺眼的光芒已经在烟尘之中闪烁。一股彩烟随即从诺加斯少校身上升腾而起。无疑在这次演习之中诺加斯少校已经壮烈“牺牲”了。

――――――――――――――――――――――――――――――――――

注1:委内瑞拉气候―委内瑞拉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仅分雨季和旱季。一般来说每年5月至10月是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雨季气温较低,天气凉爽;旱季白天有点炎热,但夜间仍很凉爽。

注2:超重油―国内又名“稠油”,顾名思义,是一种比较粘稠的石油。因其粘度高,密度大,国外一般都称之为重油、超重油。过去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这种传统原油发现容易、开发成本低。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吨,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气产量达每年3.4万亿立方米,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人类发现新的能源之前,很可能将重点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

注3:海上预置舰―70年代末期的伊朗危机和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迫使美军加强了快速部署部队的建设。针对80年代和90年代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重大危机,美国海军全面评估了快速运输船计划和预置舰船计划。美国海军计划,从2007年开始建造12艘能起降战斗机的新型“预置”军舰,以加强美军海上军事部署能力,支持美军以舰船为“滩头”阵地发动近海登陆作战的新构想。

使用预置舰船支援两栖作战时。舰队司令通常把1个预置舰中队、1个海军陆战远征旅和海军支援编队(以两栖作战舰为主),编成海军陆战远征部队,有时还配有护卫舰只、航空后勤支援舰和医院船。在完成登陆之前,陆战远征旅一直由陆战远征部队司令指挥,登陆后再转换指挥关系。预置舰船抵达之前,陆战远征旅兵员携轻装备由军事空运局的飞机运抵作战地域机场。与此同时,陆战队战术飞机也机动至作战地域。预置舰船与海军两栖舰船抵达后,卸下重装备与补给品、使之能在5日内与陆战部队和两栖舰只结合形成战斗力。既使无再补给,陆战远征旅(陆战队员13600人,海军官兵2000人)也能够遂行战斗任务1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