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第十二章:剑拔弩张(三)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十二章:剑拔弩张(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剑拔弩张(三)(1 / 2)

与正处于冬季,寒冷的北半球相比,位于南美洲大陆北部的委内瑞拉玻利瓦尔第5共和国,1月份却依旧处于颇有些炎热的旱季(注1)。而比邻加勒比海的东部港口城市―库马纳正午时候的温度更可以达到33摄氏度左右。在灼热的阳光之下,身披着厚厚的“吉利服”的委内瑞拉陆军少校诺加斯忍受着烈日的烘烤和煎熬,虽然汗流浃背,但依旧一动不动的潜伏在自己预定的猎杀阵位之上。一支同样经过重重伪装的俄制德拉戈诺夫svds型半自动狙击步枪紧紧的锁定着前方。

作为同样脱胎于一代名枪―德拉戈诺夫svd型半自动狙击步枪的改进型,7.62毫米的svds型显然要比9.3毫米的svdk型来得轻巧和灵便的多。折叠式的枪托使得这种半自动狙击步枪更适合空降兵和机械化部队使用。从2007年委内瑞拉开始与美国在石油贸易领域不断出现摩擦开始。委内瑞拉政府便陆续从俄罗斯采购了5000支该型步枪,空降兵出身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电视讲话中公开表示一旦委内瑞拉遭到美国的军事入侵,委内瑞拉军队将采用这些狙击步枪与强大的美国军队进行游击战。

经过实战的检验,委内瑞拉陆军长期以来一直都很注重狙击方面的训练。不过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一样,委内瑞拉陆军的所谓实战经验也大多来自于国内频繁的军事政变和与邻国的小规模边境冲突。1962年6月,为了镇压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发动的叛乱,委内瑞拉政府军出动由坦克掩护的大量的步兵部队强攻叛军盘踞的海军基地―波多.卡彼罗。在惨烈的战斗之中,参加叛乱的陆战队狙击手给政府军制造了高达数百人的伤亡数字。这场战斗促使委内瑞拉政府认识到狙击作战的威力,因此长期以来便一直加大了对狙击和特种战术的支持培养力度。而诺加斯少校更是委内瑞拉国内名闻遐迩的“猎人学校”―戈戈亚陆军特种兵学校的资深狙击手教官之一。

虽然一直都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保持枕戈待晨的高度警惕,但是诺加斯依旧难以相信这场围绕着石油这种“工业血液”的宿命对决会来得如此之快。石油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委内瑞拉经济的主要命脉,在这片面积不到9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之下,石油潜在储量高达2210亿桶。在各大产油国之中储量排名全球第五,西半球第一。现有2384个产油区,19534口作业井。实际日产油能力已近500万桶。更为可贵的是在委内瑞拉著名的奥里诺科石油带之中还蕴涵着储量可达12000亿桶的超重油(注2),目前年产量已经达到650万吨,这条超重油储藏带长700公里,宽70公里,是世界第二超重油储藏带。委内瑞拉上述两种石油资源储量的总和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在世界范围名列第一。此外委内瑞拉的天然气储量也很惊人,多达148万亿立方英尺,世界排名第六。堪称南美洲的“油气仓库”。

便利的航运条件和低廉的运输成本―从委内瑞拉北部油田到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油轮码头,海上航程不超过两天,即使直接运到美国东北部海岸的纽约等港口,海上航程也不超过4天;而相比之下,委内瑞拉到亚洲的海上最短航程也需要10天左右。使得长期以来委内瑞拉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石油贸易体系。委内瑞拉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到美国,而由委内瑞拉所生产的石油也几乎约占了美国原油日进口总量的12%。

作为美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之一,华盛顿方面一直对委内瑞拉保持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控制。然而,自1999年主张“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查韦斯上台执政以来,凭借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位“玻利瓦尔”主义的奉行者可以说是处处与美国作对。从反对美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到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从与卡斯特罗保持极为紧密的关系,以优惠价格向古巴出售石油;到下令向美国的石油公司征收更高的税金,把不断增长的石油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土地改革。查韦斯的名字已经日益成为南美洲麻烦的代名词。而更令白宫感到不安,查韦斯的举措早已不局限于委内瑞拉国内,随着在南美发起成立了“南方石油公司”,并力图把它打造为南美洲的“欧佩克”。到推动成立能够覆盖西半球的卫星频道“南方电视台”。美国政府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查韦斯咄咄逼人的雄心。

而美国与委内瑞拉的双边关系开始由于石油价格及贸易等问题而迅速恶化,最终演化成了加勒比海地区的全面军事对峙:2002年,委内瑞拉方面开始指责美国用暴力手段干涉其内政―在幕后支持了针对查韦斯本人的未遂政变;2003年,委内瑞拉单方面退出了自1959年以来便每年都参加的、以美国海军为主的“联合”海上军事演习;2005年4月,委内瑞拉政府宣布中断与美国之间已长达35年的军事交流,美国军队被迫从委军事基地撤离教官;2006年5月,查韦斯在伦敦将美国总统布什称作“恐怖分子”之后的第二天,美国国会于5月15日宣布因委内瑞拉反恐不力而对其实施武器禁运。从此,委美矛盾逐渐出现了激化的态势。但这些政治上的决裂事实上不过宣告了委内瑞拉和美国之间多年以来的蜜月期的结束而已。真正堪称割裂加勒比海、将委内瑞拉和美国逼向战争边缘。却是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在2008年的一次商业举措。

在中国2008年初的春节前后。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宣布已停止向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销售原油,并中止与后者的商业关系。因应埃克森美孚向国际法庭提起仲裁要求。本月7日,英国、美国、荷兰等国法院已决定冻结辖区内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总额高达120多亿美元的财产。而委内瑞拉方面则将每天向美国出口的150万桶原油,削减到每天8.6万桶。

这一起因于委内瑞拉石油行业国有化进程的贸易冲突,一度被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精英们认定不过是“纯粹心理战”而已。虽然切断对埃克森美孚的石油供应虽然会暂时推高油价,但是委内瑞拉将从此失去更多。毕竟自1998年以来,委内瑞拉国内的汽油价格就一直被控制在3美分/升,相当于美国市场同类汽油价格的1/33,仅相当于瓶装水价格的1/15。这种“油贱于水”的现象缘自于委内瑞拉政府的价格管制,为了防止提高油价而失去民心。政府宁可对国内油价进行大量补贴,也不愿意提高油价,这无疑令国有石油公司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来维持投资水平。而一旦真的失去了美国这一市场,委内瑞拉石油行业将更加举步为艰。

不过就在华盛顿方面盘算着如何坐等查韦斯本人“哭着求上门来”之时,委内瑞拉石油公司(pdvs)的一笔贸易却令美国人第一次嗅到了危险的信号―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向中国购买了价值13亿美元的18艘大型油轮,以扩大对亚洲地区的出口量。而这些介乎vlcc与阿芙拉型(aframax)油轮之间,(前者吨位为20万吨至30万吨,后者能运载60万桶原油)的海上油轮甚至不用委内瑞拉政府花一分钱,全部采用石油进行易货贸易。甚至有人估计委内瑞拉只要付出10天的产油量便足以支付那13亿美元的油轮费用。

虽然美国政府并非不清楚在总统查韦斯执政之下,委内瑞拉便一直致力于培养与中国更为紧密的双边关系,以便于在其头号石油出口国美国之外寻求新的市场。而自2004年以来,委内瑞拉对华石油(含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也一路飙升,日出口量从原来的1.2万桶猛增到目前的16万桶,到2008年底有望达到30万桶。但是委内瑞拉官员曾表示,到2012年希望将委内瑞拉全部石油及石化产品的45%出口到中国去。却一直被美国人视为痴人说梦。毕竟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下属的pdv海运公司,仅拥有22艘油轮。但是随着中国政府和石油公司的介入,这一情况已经出现颠覆性的转变。除了购买18艘油轮,中国与委内瑞拉政府之间签定的协议内容还包括技术转让,由中方负责培训委方人员和扩建委内瑞拉一所国有造船厂等。此外,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可能还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立合资营销公司,负责委内瑞拉石油和精炼油产品在亚洲的运输及销售事宜。

虽然委内瑞拉减少的石油进口量,美国政府可以从中东、非洲等地获得补充,但是高昂的运输费用却最终导致美国国民敏感油价的上涨。但更为关键的是中委能源合作的发展不仅可能最终影响美国的石油市场。更将在美国后院―拉美地区点上最终可能燎原的星星之火。而根据华盛顿长期以来的一贯既定国策,对于象伊拉克、委内瑞拉这样既有充沛自然资源,又缺乏战略纵深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美国家,阴谋颠覆和武力入侵从来是首要选择。

而委内瑞拉曾经大量采购美国的现代化装备,伴随着美国对其实行军事的禁运,必然使其军事力量陷入瘫痪。虽然可以大量的购买俄罗斯或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在短期很难形成成编制的作战力量,更不要说长期作战的军事战略储备了。而多年美委蜜月更令委内瑞拉国内现成了强大的亲美势力,无疑是美国战后成立傀儡政权和伪军的基础。如果可以雷霆一击,迅速稳定战后局势,恢复社会秩序,使美国军队象在巴拿马、格林纳达那样的拉美国家全身而退,而不是陷入越南或伊拉克那样的泥潭的话。华盛顿又何乐而不为呢?

根据五角大楼最乐观的估计,只要美国海、空军在委内瑞拉周遍集结充分的海空军事力量,再准备2万人左右的陆战队和一个空中机动师,在密集的空中火力准备之后,陆战队逼近海岸,吸引委内瑞拉国防力量到海岸一线,再用空机师绕开委主力部队,直取委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断绝委内瑞拉军事补给与联络,逼其主力投降,组成临时政权,组织伪军追击逃入丛林的小股抵抗力量,追随查维斯的少数中坚力量最终也会因为无法忍受长期野外生活,最终土崩瓦解。因此美国只要2、3万人,短则一两周,多则一两个月基本可以解决委内瑞拉战事。

诺加斯的战争在一个星光寥落的夜晚悄无声息的爆发了。由盘旋在加勒比海上空的联军战略轰炸机发射的空射巡航导弹,首先在撕裂了委内瑞拉脆弱的国土防空火力网的同时,也揭开了诺加斯少校和他的诸多部下殊死抗争的序幕。在呼啸而来的防区外打击面前,孱弱的委内瑞拉空军全无还手之力。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便充当着新时代的“霸权标枪”的空射巡航导弹肆无忌惮的穿行于委内瑞拉的领空之中,精确的打击和摧毁着这个国家战略纵深内的主要目标―即便是位于这个国家中部地区阿拉瓜州的“解放者”空军基地也无法幸免。

应该说上帝对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大多数南美洲国家都极为慷慨,但是这些国家在建国之后的漫长岁月上里却几乎从来没有真正的拥有过富裕和强大。委内瑞拉的天空在长期以来,只能依靠10部法、德联合研制的“罗兰”型近程防空导弹和屈指可数的几十架美制cf―5a/b型、f―16型战斗机和来自法国的“幻影”50dv型战斗机来保护着。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虽然自强硬派领导人查韦斯上台以来,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转入极左翼路线的南美洲国家一样,采取了全球军事采购的方式来拉近与虎视眈眈的美国在武器装备上的代差。

在查韦斯的力推之下,负责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委内瑞拉全国武装部队,近五年来一直在推动着内容广泛的技术革新计划。该计划包括更新海陆空三军装备以实现现代化,并提高必要装备的生产和维护能力。到2008年为止,委内瑞拉已经引进了24架俄制苏―30mk2型重型战斗机和多套s―300防空导弹系统。除了强化硬件设施之外,委内瑞拉政府还聘请了大量白俄罗斯专家参与其防空和电子战系统的建设工作,强化其“抵御外国空袭的能力”。

虽然白俄罗斯的武器生产能力比较有限,但是它继承了大批原苏联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仍然可以拿出不少让世界各国感兴趣的武器系统,特别是改造后的防空导弹系统、车(机)载电子系统、移动式雷达系统和自动化火控系统等。不过事实证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突击强化。在强大的外敌面前,委内瑞拉的防空能力已经脆弱如窗户纸。众多现代化的战机被摧毁在机库和跑道之外,少数现代化的防空火力系统最终被对方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所压制,成为了虚有其表的摆设而已。

在第一波次的空射巡航导弹精确打击的同时,以进行“咆哮―2008”联合军事演习为名集结、游弋于委内瑞拉近海的联军海上特混舰队也同时不宣而战,闪烁着从甲板之上升腾而起的巡航导弹和各型舰载机呼啸了扑向委内瑞拉北部沿海地区的军用机场、海军港口、指挥中枢和陆军营区。虽然早在联军的“咆哮―2008”联合军事演习开始之初,委内瑞拉海军便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不仅各分属舰队提高了戒备等级,更将精锐的潜艇部队悉数调遣出港。对执行联合军事演习的联军舰队施行抵近侦察。虽然财大气粗的委内瑞拉海军已经投入了14亿美元向莫斯科订购了4艘636型“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而更为先进的1650型“阿穆尔”级aip动力潜艇的采购方案也在洽谈之中。但是这些足以捍卫委内瑞拉领海安全的利器此刻却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海事船厂之中,最早也要到2012年至2013年才能最终交付使用。

因此贴近联军海上特混舰队依旧是2艘由德国制造、已经服役30年之久的209/1300型“虱目鱼”级潜艇―“sábalo”号和“caribe”号。虽然在设计和研制之初,这2艘曾经横行大西洋的“纳粹海狼”后裔的确拥有强大的水下攻击能力,8具533毫米艇首鱼雷发射管既可以用来发射sst4型反舰鱼雷,也可以用于发射mk37型反潜鱼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水下杀手”。在世界各国海军所装备的209型潜艇都曾表现出相当可观的战力。

但是岁月的侵蚀已经极大的降低了这2艘潜艇的作战效能。“sábalo”号潜艇早在2001年就已经超出服役期,当时该潜艇的电池已经达到寿命,不能执行下潜任务。该潜艇于2004年3月开始进行改装。而作为另一艘的执行任务的潜艇,“caribe”号也很快的损坏,不得不2005年12月进行改装。虽然在德国专家协助,这2艘潜艇在委内瑞拉迪安卡船厂都进行改装和升级。但是这样的修修补补,无非只是延长寿命的苟延残喘而已。无须联军性能先进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出手,仅是由敌方攻击半径涵盖整个加勒比海的岸基反潜巡逻机和特混舰队本身所搭载的舰载反潜直升机群的联合绞杀便轻松的将这两艘垂老的海狼送入了鱼腹之中。

如果说“虱目鱼”级潜艇对联军的特混舰队还可以构成一定的威胁的话。由6艘“苏克雷元帅”级(意大利制造的“狼”级的改进型)导弹护卫舰、6艘“宪法”级攻击快艇组成的委内瑞拉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更几乎就是联军海、空联合打击之下的俎上鱼肉。在联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委内瑞拉海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无论是在机动于海面之上,还是停泊于军港之中,委内瑞拉海军的水面舰艇几乎都无法逃脱那命中注定的浩劫。仅仅一个夜晚,委内瑞拉海军乃至海岸警卫队都悉数成为了历史名词。这个海岸线长达2813公里的国家,彻底进入了“有海无防”、“门户大开”的危机状态。

“联军伞兵已经在阿维拉山南麓附近伞降……敌人的两栖突击集群正在逼近首都加拉加斯的海滨!”随着委内瑞拉军队的海、空力量在短时间之内连遭重创之后,任何稍有军事头脑的人都会意识到联军的全面入侵即将开始。毕竟虽然凭借强大的海、空优势火力可以摧毁委内瑞拉的海防和空防,但是要想真正征服一个国家,地面介入永远是不可避免的任务。而这样的地面介入最为直接莫过于直捣黄龙,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委内瑞拉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首都加拉加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