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第七章:丛林死局(一)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七章:丛林死局(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丛林死局(一)(1 / 2)

1945年7月16日上午5时24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31”号试验场内,在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主持下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刚刚将一个他们在在一所牧场的房子里成功组装的钚元素核聚裂装置安放在了一座30米高的铁塔顶端。这个代号为“小玩意儿”的核聚裂装置钚装药仅重6.1千克,却蕴涵着相当于2.2万吨梯恩梯当量的威力。

时间回放到1939年初,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施特拉斯首次曼利用中子分裂铀原子获得成功。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逃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和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首次向罗斯福总统提出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以制造核武器的建议。在获悉了纳粹德国正在秘密进行核武器研制的情报后,美国政府投入到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去,为了争取比纳粹更早的研制出这种致命武器。一批著名的美国科学家以及逃到美国的外国科学家参加了这项耗资200亿美元的“曼哈顿工程”中去。

凌晨5时29分45秒“小男孩”被准备引爆,起初像一切就象一次常规炸弹爆炸,但是随着火球和烟云的无限膨胀,人们开始对爆炸的规模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爆炸产生的强光经久不绝,令人目眩,和人们以前所见过的任何爆炸都不一样。爆炸照亮了每一座丘陵、每一道沟谷和附近的每一道山脊,那么清晰和美丽,或许永远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一刻仿佛有人用开关打开了太阳,照亮了整个世界。

核爆炸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核爆炸腾起的烟尘若垂天之云,极为恐怖。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瞬间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全部死亡。这颗原子弹的威力,远比科学家们原估计的大出了近20倍。“我正变成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奥本海默无奈的引用他最喜爱的印度诗《薄伽梵歌》中的诗句表达了他此刻复杂的感情。不过他的同僚―肯尼斯.班布里奇的表达方式则显得更为粗俗且毫无诗意可言―“现在我们都是婊子养的!”。

不过无论如何表诉眼前的现实,人类都无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核武时代。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深处的闪光对于全体人类而言无疑意味着希望和厄运的同时到来。事实上无论是奥本海默还是肯尼斯.班布里奇都无须忏悔,因为对于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的科学家而言,他们只是对核武器学的理论进行了可以测量的实验而已。真正的“世界的毁灭者”和“婊子养的”则是那些躲在坚固的防御核攻击的地下掩体深处一次又一次的为了利益而试图毁灭世界的政客们。

随着紧急会议室的灯光一一点亮,所有的人脸旁上所展现出的并不是如释重负的轻松和从容。而是前所未有的焦虑和错愕。此刻显然美国国际安全委员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刚刚作过了些什么,也同样清楚这么作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但是就如同那些驾驶着b-29型战略轰炸机摧毁了广岛和长崎的美国空军机组一样,他们别无选择。

“欢迎大家经过了‘核战初夜’的测试。在过去的1000个小时之内,大家所表现出来专业的素养和稳健的心理都无愧于美利坚公民的选择。”随着一个沉稳而老练的声音在大厅内响起,所有在紧急会议室内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服务的美国军方人员都第一时间为这些仿佛如梦初醒般的美国新一届政府首脑们起立鼓掌。而在掌声中缓缓走进会议室的正是刚刚卸任的美国前任总统―迈克.李以及包括前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霍华德.泰勒在内的上一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核战初夜”这个名词据说是美国第33位总统―哈里.s.杜鲁门和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所发明的。杜鲁门是在罗斯福总统的身体健康每下愈况时被任命为副总统的,但是其任职为副总统的时间只有短短的82天―1945年4月12日,正当杜鲁门在国会和议长山姆.雷伯恩一起研究纳粹被击败之后的欧洲局势时,突然被传召回白宫。到达白宫后,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告诉他―总统罗斯福刚刚由于脑溢血而辞世。但是当杜鲁门慰问说可以为她做什么之时,这位前第一夫人却反问道:“我们有什么事情可以为你效劳吗?你现在才是真正的身陷困境。”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罗斯福夫人是悲伤过度以至于心智失常,但事实上了解美国政府当时所面临问题的人却都会认同前第一夫人所言非虚。虽然在罗斯福总统的前三届任期之内,美国经历了空前的经济危机、扩军备战以及从珍珠港开始了漫长战争。但事实上美国最为困难的时节却才刚刚开始:在欧洲虽然纳粹德国已经奄奄一息,但是美国却要面对虚弱的欧洲以及咄咄逼人的红色帝国;而在亚洲,经过了连场恶战之后,日本虽然败相已承,但却依旧在负隅顽抗,在一亿玉碎的叫嚣之中,美国军队向日本本土的挺进的步伐显得异常的艰辛。而在美国国内,战争的消耗已经令美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周期。而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对共产主义恐慌的思潮更令美国国会俨然如骚乱的蜂巢,随时有失控的可能。

而罗斯福无疑是一个那个时代的伟人,一个执著地追求美国现实利益的总统,他的行为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了实用主义的倾向。正是这种不拘泥于教条理论的务实态度,才使罗斯福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他在美国政界的人脉和威信,更令他推翻比任何人都多的先例,砸烂比比任何人都多的古老结构。但是绰号为“密苏里的小人物”(“give‘emhellharry”)的杜鲁门显然不具备那前任那样资深的背景和政绩。

在他之前罗斯福曾经拥有过两位才干非凡的副总统―约翰.n.加纳和亨利,a.华莱士,应该说这两位都有曾与罗斯福总统有过长时间的密切协作。在美国政坛同样是一呼百诺的人物。但是总统罗斯福却因为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过份崇尚自由主义,而在自己的第四任任期内希望予以撤换。而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詹姆斯.f.柏恩兹则是其中的一位热门人选,但由于他的种族隔离主义者身份而被认为过于保守,最终杜鲁门是在同样来自密苏里州的民主党全国委员长―罗伯特.e.汉尼根的推荐之下才勉强上任,对于他而言执掌这个世界上或许最为强大的国家曾经几乎是梦幻般的事情。为此杜鲁门曾告诉传媒:“我的感觉就像月亮、星星和所有星球都要坠落到我身上。”

但是很快杜鲁门便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面对一系列棘手问题,杜鲁门作出了许多与美国、世界有关的重大决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位“威尔逊国际主义者”,杜鲁门强烈支持成立联合国,并在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襄助下,促成了首次联合国大会的召开,以回应社会在战后渴求和平的心态。

虽然杜鲁门谦称自己不熟悉外交事务,国会又为共和党所控制,但是他仍凭国内浸信会教徒的支持,而发表了“杜鲁门主义”及落实了“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是美国行“围堵政策”的开端,他先后请国会拨款4亿美元,支援希腊和土耳其对抗共产主义。而为了使国会通过对“马歇尔计划”拨款,杜鲁门则尽量把国会的目光移到共产主义,指出共产主义正在欧洲的落后地区兴旺发展。杜鲁门后来承认自己的言论夸大了共产主义的威胁,但辩称这样做是“为了让国会意识危机的存在”。另一方面,为了强化美国在冷战中对抗共产主义,他签署了《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又分别成立了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美国空军(独立于美国陆军航空队)和国家安全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