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第五章:幽灵兵团(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五章:幽灵兵团(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幽灵兵团(二)(1 / 2)

不知道是否源于恶劣的生活环境,仰或是部族之间依旧通用着着外人难以明了的语言,总之黑人之间往往拥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信息快捷传递方式,而且这种早已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便以网络节点为单位散布开来的信息网络并不因为地域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无论是在美国的纽约还是中国的广州,黑人总是内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到每一个自己的同胞耳中,令当地执法机关的临时抽检和地毯式搜查变成一场无功而返的武装游行。而在今夜的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同样如闪电般的将每一个黑色皮肤的居民从睡梦中叫醒。这个消息虽然简短,但却绝对振奋人心―代比总统要对法国人动手了。

和大多数非洲国家一样,在这片从数个世纪之前就一直沦为西方世界予取予求的奴隶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大陆之上,没有人会真心的喜欢那些傲慢、自大的欧洲人。无论是挣扎在生活最低线的升斗小民还是高高在上的军阀政客,在那一张张被西方人贴在麻木、肮脏、献媚、愚蠢的笑容背后,事实上都燃烧着一团团充斥着复仇欲望的火焰。只是在悬殊的力量对比以及眼前的切身利益面前,这些火焰很多时候都只能无声的燃烧着,但是一旦时机成熟这些在地下无限蔓延的能量最终将破壳而出,成为吞噬一切的熔岩。今夜古老的非洲将发出那最为嘹亮的怒吼,因为他们知道力量的对比将不再悬殊,在遥远的东方他们有一个坚定的盟友―中国。

今夜在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的乍得便在那些燃烧在黑色皮肤之下的火焰中最终涅,不过这场全新的变革并非从毁灭一切的火焰开始,相反黎明的到来总是伴随着黑暗。习惯了那点亮这个城市灯光的法国人突然发现在这座乍得的首都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黑暗无声的侵袭而来。乍得首都的居民们的关闭各自房间里的灯光,娱乐大亨们熄灭那诱人的霓虹,而商人们则将各自的招牌泯灭。如果黑暗是他们同胞最好的保护色,那么为什么不让一切沉浸在黑暗之中呢?

2000名隶属于乍得反政府武装―“变革联盟”的士兵中午前从乍得西南部的根据地出发,在沿途他们没有遭到了政府军的任何阻挡,毕竟在他们大多都来自于同一个部族,天黑时分这些反政府武装的士兵已经潜入了恩贾梅纳的市郊,对法国驻军的各据点形成了隐蔽合围的态势。

与深得中国人民国防军前任特种兵指挥官―万俟昊真传的“民主发展力量联盟”相比,曾在自己的叔叔一样留学过法国的埃尔蒂米曾经也无比崇尚西方陆军的作战模式。他的部队一直以来都严格按照着法国陆军的操典进行训练,这一点甚至连乍得政府军都自愧不如。在他和他叔叔的兵戎相见之时,甚至人们很难区分谁才是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政府军,而谁又是反政府的乌合之众。

不过位于法国伊勒―维莱讷省省会雷恩市西南45公里处的圣西尔军校3年的学习生涯,似乎还不上和万俟昊在过去几个月的朝夕相处。从中国军人的身上,埃尔蒂米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在法国根本无法想象的智慧,也正是在万俟昊的开导之下,他选择了和自己的叔叔和解。“身为一名军事顾问和雇佣兵,你的职责不应该是帮助我们推翻现任的政府吗?”当万俟昊第一次提出乍得各方求同存异、罢战休兵之时,埃尔蒂米曾想看怪物一样的看着这个异想天开的中国人。“我的职责是结束战争。”而对方的回答却令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东方文化的无穷魅力。

“我真羡慕你,曾经到过那片神奇的土地。”当埃尔蒂米和自己的部下突破法国驻军的三道封锁线最后在一栋被炸的面目全非的大楼里找到了那个曾经和自己一样与伊德里斯.代比决死为敌的“民主发展力量联盟”少校―阿卜杜拉.奥默之时,这个已经多处挂彩的高大男子并没有更多心情去理会这个盟友的恭维。“她也曾经去过。”高举着自己已经打到枪管发烫的俄制akm型冲锋枪,阿卜杜拉.奥默一把夺过了比自己矮半个头的埃尔蒂米手中的雪茄,猛抽了一口之后指着站在埃尔蒂米身后的那个混血美女说道。

“是吗?真的嘛!美人,你怎么从来没跟我说起过呢?”对于站在自己身后的这名混血美女,埃尔蒂米的确颇有兴趣,但却知之甚少。就在两天之前,万俟昊才突然带着这个陌生的女子出现在了埃尔蒂米的根据地之中,向这个“变革联盟”的最高指挥官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整个计划。在那次会晤的最后,万俟昊意外的把这个名为杰玲的女孩留在了埃尔蒂米的身边,表示在这次行动将由她来贴身保护埃尔蒂米的安全。

“你们中国人可真虚伪。”面对万俟昊的好意,埃尔蒂米不过付之一笑而已。根据他的判断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子必定是万俟昊在非洲的情人。毕竟人不风流枉少年,何况还是朝不保夕的职业军人。身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很成熟的正常男人,万俟昊在非洲为自己找一个固定的伴侣也在情理之中。而这次法国人的“凤凰中队”来势汹汹,而首当其冲的万俟昊和“民主发展力量联盟”可以说是内外交困,根据地内再无任何一处安全之地。为了避免自己的女人最终沦落到阿卜杜拉.奥默的哈莉玛那样的境地,将这个名为杰玲的女孩放在久经战阵的好友―埃尔蒂米身边恐怕就是万俟昊最后的选择了。因此埃尔蒂米自然而然的将万俟昊所谓安排这个杰玲女孩保护自己的说法视作万俟昊的掩饰和反语,对方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希望埃尔蒂米可以贴身保护自己的这个情人而已。

如果不是怕触了自己这位好友的霉头,埃尔蒂米很想拍着万俟昊的肩膀跟他说:“放心去吧!我会想照顾我老婆那样的照顾你老婆。”当然玩笑归玩笑,虽然埃尔蒂米在自己的部族风流成性,妻妾成群。但“朋友妻,不可欺”的道德底线他还是兢守的。而对于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埃尔蒂米同样颇有信心。毕竟他从16岁开始便跟随自己的叔叔―伊德里斯.代比征战沙场,大小也不下百余战。自立门户以来都几乎未尝败绩。因此埃尔蒂米有信心担保万俟昊将自己的“情人”―杰玲放在自己的身边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但是当他看到杰玲从自己的行李箱中,以他前所未见的速度将一堆零件组装成一支硕大的中国产12.7“大鸟“反器材步枪组装完成,并熟练的摆弄起来之时,埃尔蒂米才第一次真正的意识到万俟昊并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这个女孩子的确是派来保护自己的高手。而在进入首都恩贾梅纳的一路之上,这个不苟言笑的混血美女更如影随行般的跟随在埃尔蒂米的左右,起初埃尔蒂米还有些欣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个冷艳的美女几乎就是一座冰山,所有的暧昧和遐想最终都被一种芒刺在背的不适所驱散。

“嘿!埃尔蒂米,我要去救我的哈莉玛,把你的车子借给我!”一整天的激战令强壮的阿卜杜拉.奥默已然有些步履蹒跚,但是一种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和义务却令他坚持着顽强的战斗下去,即便是死亡也无法阻挡他的脚步。“给你钥匙,楼下还有20个我的人现在都听你的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丰田战争”中便认识阿卜杜拉.奥默的埃尔蒂米显然清楚对方的脾气,因此并没有任何的劝戒。“我跟你一起去!”而在他的身后,一路上几乎从未开头的杰玲突然说道,此刻在她的手中一支中国产9毫米滚筒式冲锋枪正跃跃欲试。“好吧!也算我一个!”本不想淌这趟混水的埃尔蒂米无奈的看了看这个无数次令自己欲火中烧却又被冻伤手指的混血美女最终也紧跟了上去……

“胡老,这次我们在乍得的行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全有赖于您的鼎力支持。在这里晚辈敬您一杯。”而此刻就在与酝酿着一场惊天巨变的乍得一湖之隔的非洲大国―尼日利亚,美丽的濒海城市、经济首都、被中国人称为“尼日利亚的上海”的南方海港拉各斯。高达6层、每层拥有5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金门大酒楼内,身为“十三翼将”之一的“持节”花宁平正举起手中的酒杯向自己面前的一位慈祥的老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这位被花宁平亲切的称为“胡老”的男子正是尼日利亚总统特别经济顾问、尼日利亚最高经济参议集团议员、尼日利亚金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非洲唯一的华人酋长―胡介国先生。

“我是上海人,我父亲以前也是在香港的上海籍商人。人家总是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因此我们上海人就都是说是冒险家的后代,上海人总是哪里都敢闯,而我和我父亲的经历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在自己经营多年的酒店里品味着花宁平从国内带来的上海老酒,虽然已经阔别了家乡二十多年,但是难改的乡音依旧毫不掩饰的表露出这位海外游子的思想之情。

作为中国商人到非洲开拓的先驱者,胡介国家族在尼日利亚的经营可以追溯到他的父亲。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胡介国的父亲早年便经香港去尼日利亚发展,并在尼日利亚与人合作开设了当地最大的纺织加工厂,凭借着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这位来自中国的商人很快便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这一切与刚刚出生的胡介国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出生于1948年的胡介国从小一直和兄弟姐妹跟随母亲在上海生活。

“听说胡老在大学里学的还是英语专业?”面对着餐桌之上摆放着的各色精致的菜肴,花宁平竟有些不忍下筷的感觉。对于胡介国的个人奋斗史,花宁平虽然略有耳闻,但依旧知之不详,于是便好奇的问道。“是啊!也算是误打误装吧!只是想不到后来走出国门还真用的上。”和同时代的很多年轻人相比,胡介国无疑运是幸运的。他的海外关系并没有给他平静的生活带来太多的困扰,1972年他还有幸成为了中国首届工农兵大学生中的一员。不过在那个时代里,要想走出国内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伴随“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央政府终于走出此前闭关自守的阴影,出台了全新的政治海外有影响力的华侨可以把子女接去继承事业。于是,胡介国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出国的华侨。回想当年奔赴尼日利亚与自己多年不曾见面的父亲团聚。胡介国至今依旧百感交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