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克尔手中所握着的无绳电话所传递的声音的另一端,是令这个早已不再年轻的美国特种战专家为之深深疯狂的女子,那些来自的比利牛斯山脉的遗传基因,不仅令她有着一个很富有西班牙风情的名字―莫妮卡.莎丝特,更令她拥有着不输于好莱坞女明星―珍妮弗.洛佩兹的迷人外型。不过和靠着脸蛋吃饭的珍妮弗.洛佩兹不同,莫妮卡.莎丝特同样拥有着超凡的智慧。年仅29岁的她便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军用订货承包商―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的研究室负责人,主导着美国陆军2020年所可能装备的“未来部队勇士”(futureforcewarrior,ffw)项目的开发工作。当然在她领导的部门内,也不乏别有用心的人将她的个人成就与其娇好的外貌联系在了一起。
实际上由于其家族在美国陆军和情报部门之中巨大的影响力,以及美国陆军前任“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指挥官这个特殊的身份,一直以来斯克尔都与通用动力公司的高层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过更多的时候,通用动力公司更希望斯克尔多关注“陆地勇士”(landwarrior,lw)项目,毕竟相比美国陆军即将大量采购并投入装备的“陆地勇士”系统而言,下一个十年的“未来部队勇士”的定单依旧还在空中飞着呢!
“陆地勇士”单兵作战系统不仅是美国陆军组建数字化部队的重要步骤之一,更可以被视为世界单兵装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套系统首次将步兵将士兵由武器操纵者转变为武器系统的核心。通过武器系统、综合头盔系统、计算机/无线电子系统(crs)、软件系统、防护服与单兵设备系统的一体化整合。通过动力公司号称能够“赋予士兵前所未有的超强能力”。通过使用大量先进技术,“陆地勇士”系统不但拥有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还具有空前的网络战能力,能够实时向士兵提供作战地区的详细地图、自己和战友所处位置、指挥部最新作战命令及最新敌情通报等战场信息,可以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士兵的攻击力、生存力和目标捕获能力。
总是和所有的广告词一样,在通用动力公司的口中使用了“陆地勇士”系统后的美国陆军士兵,不仅能同时担负突击队员、空降兵、空中突击人员、轻载和机械化部队人员的全部作战职能。更可以刀枪不入、战无不胜。其功效之强大可以说“谁用谁知道“。
但是通用动力公司大张旗鼓的宣传却在无意之中起到了反效果。从1991年美国首次提出“陆地勇士”概念之后,立即在后冷战时代的多极化军事竞赛中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世界各主要陆军强国都开始积极从事着未来单兵作战系统研究,不仅俄、英、法、德等国都迅速跟进,就连捷克、比利时、南非、以色列、澳大利亚,甚至荷兰、西班牙这些小国都推出了自己盗版的“陆地勇士”系统。一时之间全球公开研制未来单兵作战系统便多达20个国家之多。面对这众多后起之秀,美国陆军多少有些趣味索然了起来。毕竟作为冷战之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人已经习惯了领袖群伦,陶醉于那“高处不胜寒”的惬意之中。一时之间,自己为未来所定制的理念竟被剽窃的满大街都是,曾指责苏联抄袭自己武器设计的五角大楼面对一干奉行“拿来主义”的盟友倒也不禁有些耻与之为伍的感觉了。
因此自1991年提出研发“陆地勇士”项目以来,美国军方曾这一项目以造价过于昂贵为理由,搁置了这一方案。而通用动力公司一边懊恼自己的宣传力度过大(早知道应该“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一边不断根据军方的要求推出了更轻、功能更完善的“陆地勇士”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
最终趁之伊拉克战争的东风,2006年通用动力公司推出简化版本的“陆地勇士”系统,这套新型的改进系统仅重约3.1公斤,比原版本轻1.4公斤,体积也比原来小三分之一,增加或改进了侦测狙击手、控制键盘和收发文字短信等功能。并迅速向美国陆军第4“斯瑞克”(sbct)轻型作战旅第9步兵团第4营投放了440套“陆地勇士”系统和147套“乘车勇士”系统,希望能通过在刘易斯堡陆军基地的野战测试以及未来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实际部署来最终说服国会批准2007年以后“陆地勇士”项目的研发费用。
在上下一心的努力之下,在刘易斯堡陆军基地的测试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果。美国陆军的全面评估表明,系“陆地勇士”统具有高可靠性,在提高士兵作战效能的同时减少暴露给敌军的风险。精确导航和实时态势感知,足可降低士兵遭受敌方攻击的风险。为此美国陆军做好准备于2007年春天配装该系统参加伊拉克境内实战的准备。但是接踵而来的并不是大把大把的美元拨款。以面临大量武器资源竞争的挑战为理由,美国陆军高层再一次令通用动力公司失望了,在2008/2009财年预算之中“陆地勇士”系统将停止进一步研制和生产。
面对着最终可能血本无归的结果,已经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的通用动力公司只能兵行险着。在开动所有公关手段上下打通关节的同时,公司高层向美国陆军提出了颇具想象力的一个建议―将公司旗下由两个分部同时开放的“陆地勇士”和“未来部队勇士”先期技术演示(atd)项目合并。这样将使美国陆军能够以螺旋式发展的方式不断将新的技术尽快交付到美军士兵手中,从而产生更高的效费比。
虽然同属于通用动力公司,但是长期以来“陆地勇士”和“未来部队勇士”却彼此泾渭分明。c4系统分部负责的“陆地勇士”项目是一种集成的模块化作战系统,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增强单兵的近战战术感知、杀伤和生存力。,而地面系统分部负责“未来部队勇士”atd项目则是一项技术发展计划,旨在为赋予地面士兵新的作战能力开发一系列技术,并与未来战斗系统保持互操作性。可以说分属于现实和理论,眼下和未来两个不同的层面。但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最终通用动力公司只能希望这种“梦想照进现实”的作法可以将项目起死回生。
起初通用动力公司希望c4系统分部负责两个项目组的合并工作。将发展项目与atd项目相结合,提高项目的完成效率,加速作战指挥能力向单兵和陆军行动单元的部署。但是最终这一设想被地面系统分部强势的莫妮卡.莎丝特所推翻。她果敢的向公司高层提出,“陆地勇士”在技术层面之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如果依据任由c4系统分部来主导项目开发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导致整个项目走入坟墓,惟有大胆的采用新技术才能让美国陆军对通用动力公司重新建立信心,最终掏钱购买。
莫妮卡.莎丝特的见解成功的说服了公司决策层的诸多领导,但却无法为她战胜自己主导两个项目组合并后的第一个对手―来自美国irobot(我,机器人)公司的军用机器人。面对着通用动力公司“陆地勇士”系统高昂的研制费用和来自世界军事强国的竞争,美国陆军一直致力于寻找不同的候选系统,而武装机器人显然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个。而在2008年初新德里军事政变以及印度―孟加拉战争中达卡突袭战中,印度“自行”研制的“舞王”军用机器人的优越表现更令irobot公司向美国陆军发起了新一轮的“机器人主战论”
面对着对手强大的舆论攻势,拥有着西班牙人倔强性格的莫妮卡.莎丝特却意外的落入了irobot公司精心布置好的圈套,当irobot公司向美国陆军提出在美国陆军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一场虚拟条件下的数字化对抗之时,对“陆军勇士”系统拥有高度信心的莫妮卡竟草率的同意了。而第一次对抗的结果却令她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对于irobot公司而言,他们在对抗之中仍具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整个试验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也就是说即便通用动力公司派出了最强的实验士兵对于irobot公司却只要用计算机建个模型就可以了。在负责系统试验部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irobot公司可以尽量夸大军用机器人的性能数据。所以在第一轮的小组对抗中,通用动力公司派出的装备有“陆地勇士”升级系统的士兵遭遇了空前的惨败,一支从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现役部队中抽调出来的4人小组在虚拟对抗仅10分钟便被irobot公司模拟的“舞王2”型军用机器人的攻击下遭遇了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