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络腮胡子带着近百名山贼,各持兵器,气势汹汹地随后赶来,将李昊给团团围住,狂呼乱叫着向他狠攻猛打。他不来还好,一来便惹得李昊更是生气。但生气又归生气,自从援兵一到,格斗的场面立时大变,李昊只在络腮胡子刚到之时,狠猛连进十多招,打得迎头而来的十多个山贼断手折足,随即变成左抵右挡,由主动变为被动。那络腮胡子却精得躲在后面,李昊伤他不着,越急越气,越气越急,招式上不免乱了章法。
见这情势,庞洋不顾一切地冲进了人群,钢鞭挥舞,砸倒几个山贼,偏偏是他仁爱之心太过泛滥,每一鞭都只敢用六七成力气,不敢使足,被钢鞭砸中的那几个山贼虽是头破血流,却又立即奋起,重新攻至。于是,庞洋的参入战团,就像在滚沸的热锅中加入了一盅凉水,毫不济事。
山贼仍分成两批,一批十多人围攻庞洋,董魁与另一批七八十人围攻李昊。
本来,只有山贼,即便有数十人,也自奈何李昊不得,偏偏有个功夫不弱的董魁在一旁时不时地缠着他紧进几招,这便让李昊不得不小心谨慎,以至于打倒了二三十个小喽罗后,额头已能见汗。他心中暗暗恼怒,忽然想起临敌心乱乃是大忌,暗叫好险。当即凝神定气,左手拳、右手剑陡然一震,拳剑一齐施展,抖擞精神,与敌人以快打快。他在五六十个山贼之中左右拼杀,虽然显得形孤影单,随时都有凶险,到处危机四伏,但既决心已下,便毫无惧色,一柄巨阙宝剑上下翻飞,左右扫荡,转瞬之间又使十余个山贼横竖倒地躺在了当街上。
但是,当他一见庞洋居然险象环生,不禁万分焦躁起来,大声呼喊道:“庞大哥,快点撤出去,这里没有你的事。”一边抡动拳剑,一边向庞洋那边靠拢。
庞洋听得李昊呼叫,顿觉惭愧,暗道:“我真的太过软弱了,这些家伙如果我不杀他们,他们定也要杀我,可不能为了无谓的仁慈,害得贤弟担心。”当即虎吼了一声,连挥两鞭,两个山贼登时脑浆迸裂,死于当地,连血也懒得溅出。然而,敌人毕竟是太多,尽管他稍微带了点杀意,一时间变得勇猛异常,仍像被潮水般的敌人四面围堵,杀退了一批,不久之后又涌上来一批。饶是如此,他亦奋力向李昊那边杀去,准备合兵一处,再作打算。
李昊于厮杀中突然想起六指峰上的桓约、王彬两位兄弟,倘若有他们二人带着数百人马在此,扫荡这些贼徒岂不易如反掌?由此看来,要做一个真正的强者,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光靠自己的一身超凡的武艺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兵权,有一支足够征战大地的军队,才能够真正的左右局势,匡扶天下,扭转乾坤。他觉得脑子里有一道电光刷地闪过,一下子真正找到了救济天下百姓的坐标:以军掌政。过去的种种迷茫终于一扫而空,所谓的武力与仁德,该是以武力为基础,以仁德为方式。有了军权,再用仁德的方式统御天下,则必万民归附,九州诚服。
李昊自己也觉得奇怪:在如此紧张,如此凶险,眨眼之间说不定就会身首异处的激烈的打斗中,自己怎么会想得这么多,这么远?其实,这事说怪也不怪。有的人在险恶的环境中会惊惶失措,脑子里变成一团乱麻,一盆浆糊。有的人越是在凶险万分、九死一生的情况下,头脑却越发冷静和清醒。李昊便属于后一种人。
从此,“军政结合,以军掌政,以政养军”的思想,成为了李昊的核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