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山腰,张衡自回正一宫,李意却送着四位师兄下山。
刚至山脚,那李文侯已抱着孩子给紫虚送到。
于吉兴奋地问道:“这娃娃就是李膺的孙儿?”紫虚点了点头。于吉遂一边夺手去抢,一边兴奋地道:“让我抱抱!”
李文侯怎拗得过这个四师伯大老爷,让了孩子,便躬身而退。
南斗和左慈亦凑到于吉左右,去看那孩子。紫虚却将李意拉到一旁,似要说些什么。
李意问道:“三师兄有何吩咐?”
紫虚反问道:“七师弟,听说你新收了个弟子?”
“对!”李意微微一叹,“这孩子资质聪颖,将来必是沙场一员大将。”
“既然如此,我有一事相托。”
“三师兄但说无妨,只要是师弟办得到的,绝不推托。”
“好!”紫虚道,“我已打定主意,收李膺的孙儿李昊为徒,十五年后,我让他举义旗,希望你能让你的弟子辅佐他。”
李意愣了一愣,随即斩钉截铁地道:“那好,十五年后,必让我那小子前往相会。”叹了口气,又道:“其实,我对李太常也是钦佩万分,这就当是我对千古贤臣微表敬意吧!”
紫虚把手搭在李意肩膀:“我明白你!”
等李意也看过了孩子,众人遂分站两边,相互道别。
南斗所居的南华山在荆州,于吉所居的神亭山在扬州,从巴郡城顺江直下,很快便到。左慈来时取道关中,这时却意兴大发,决定跟南斗、于吉乘船东下,到了扬州再折而北上,回兖州九宫山。他们三人约定以十五年为限,准备起事,并交代了会抽空探望小李昊,终于向东南的巴郡城行进。
紫虚仍沿来时之路北返翠华山,不需细表。翠华山是长安城南七十余里处的一座仙山,此山高耸入云,乃是终南山北面的一座支峰。从此,这里也就成了小李昊的家。
光阴稍纵即逝,转眼过了四年,五岁的小李昊已经能记事了。紫虚让他记住的第一句话便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这时起,紫虚便将摘野果、采野菜等等解决温饱问题的小事交给他自己去办。开始的时候,小李昊总是皱起了眉头,抱怨师父不疼他,干活时磕破了手脚,索性忍着疼痛,回到师父面前再痛哭一场,以博同情,心想或许这样能让师父收回成命。然而,紫虚并不理会。
日子一长,小李昊也就慢慢习惯了,甚至乐于为了寻找食物,漫山遍野地奔跑,与野兽为伍,与禽鸟为友。也许是因为他在襁褓时喝过虎奶的缘故,那些野豹、野狼竟不敢伤害他,反而喜欢与他厮磨,成天地跟在他背后,真正成了“狐朋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