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三国志-五斗米道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斗米道(1 / 2)

蓝衣老道出了洛阳城西门,星夜向西疾行。未走几里,怀中的孩子开始莫名啼哭起来。蓝衣老道心想:这孩子该是饿了。可这荒郊野外,去哪找来母乳喂他?况且我一个修真之士,怎么方便去求人赐奶?前面不远便是渑池县城,还是进了城再说吧!

他望了孩子一眼,似乎在逗孩子说:“好孩子,你忍忍,马上给你找奶吃。”随即加快了脚步,奔行得比马车更快。

等到过了子时,离渑池县城尚有二十余里路程,可孩子却哭得更厉害了。

蓝衣老道无奈,凑巧官道南面有个杂木林子,他心想在这林子里或许有刚产子的母羊、母鹿,可喂孩子,于是疾速奔行之中,突然向南折道,转瞬间已掠入林子。

母羊、母鹿没有找到,却找到一头母虎。那母虎躺卧在一块大石之后,两只小虎正趴在母虎身上喝奶,还不时地往母虎身上钻挨,感觉温馨无间。

蓝衣老道大喜,然而表情仍旧肃穆非凡,立刻走向母虎。

母虎骤闻有人接近,倏然站起,将两只小虎掀倒在地,冲着蓝衣老道张开了血盆大口,大吼三声,似在警戒蓝衣老道莫要接近。虎类凶残,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母虎大吼了三声后,并未攻击老道,只亲昵地叼起两只小虎向丛林深处行去。

蓝衣老道跟着母虎向深处缓行。母虎似听见婴孩啼哭声跟着自己,回头看了一眼,随即又躺卧在另外一块大石头下,让两只小虎继续吃奶。这一次,任凭蓝衣老道接近,母虎没有再做出抗拒的行动,像是母爱大发,可怜那个人类的孩子,要给他喂奶。

蓝衣老道走近母虎,见它并无伤人之意,又盯了它片刻,随即将怀中的孩子放到母虎的腹中,同时暗运掌力,一旦察觉母虎有伤害孩子的意图,便立刻出手将它击杀。

只见孩子趴到母虎腹中,四肢乱叉,竟将两只小虎扮开,寻得一个有利位置喝起奶来。母虎大吼一声。蓝衣老道愣了一愣,正要出手杀虎,却见母虎只是不住地大吼,并没有伤害孩子的意思。他看了看那两只被孩子推倒在地的小虎,立即会意,伸出两手,一手提起一只小虎,放回母虎的腹中。母虎立刻停止吼叫,似是疲倦地微闭双眼,挨在地上休息。

蓝衣老道料想没有危险,于是从怀里摸出范加交给他的那卷书策。

书策上写着“水魂剑法”四字,展开一看,果然是记录学剑精要的秘笈。蓝衣老道也是爱武之人,立时潜心研究,只觉书策上记录的剑法因为没有内功心法相配合,算不上是上乘武功,但单以剑招而论,却多有巧妙精辟之处。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孩子已然吃足喝饱。蓝衣老道将他抱起,正准备离开,突然,脚步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回到母虎身前,撕下衣摆,再撕成三块,系在母虎和两只小虎的前腿上,喃喃道:“喂食之恩,不能不报,他日这孩子长大成人,定让他回来谢谢你们。”

蓝衣老道再次站起,转身离开了杂木林子,继续向西行进。

这一走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昼夜,攀过秦岭,穿过汉中,越过大巴山,途经成都,再折而向东,不一日,已来到巴蜀交界处的鹤鸣山下。

鹤鸣山下有个小镇,只因鹤鸣山是五斗米道的发源地,镇民全是五斗米道教徒,小镇故叫做五斗米镇。

五斗米道为道教派别之一,又称天师道、正一道,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于这鹤鸣山上,入道者每人需缴纳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张道陵号称“张天师”,为五斗米道第一任教主,他死后,儿子张衡继任为第二代教主。

五斗米道教内组织严密,初入道者称为“鬼卒”,受道已信者称为“祭酒”,“鬼卒”由“祭酒”统率。部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信徒必须绝对服从教主。各大“祭酒”在道旁设“义舍”,内置“义米肉”,以供行人取食。

五斗米镇就有一位治头大祭酒。蓝衣老道沿着镇大街走去,熟练地来到镇梢一个小庄前,敲了庄门后,由一个小童引入庄内。五斗米镇的治头大祭酒就住在此庄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