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好象似懂非懂,他眨了眨眼睛,一脸的困惑:“先生,丞相不是要你讲,怎么帮助父皇治国么?你怎么今天讲缸,明天讲肠?缸是盛水的,肠可以吃,这个我都知道啊!”
武帝和杨得意在外边听了,不禁大笑起来。
公孙弘在里面也只好大笑,然后忙起身恭侯皇上。
狄山博士好象眼中没见到皇上,他的眼中只有学生。只见他一拍桌子:“胡说!你身为太子,怎么能去问那些缸缸盆盆、坛坛罐罐,还说什么要吃肠!孔子曰:‘君子远庖厨’。君子都要远远地不进厨房,你身为太子,便是储君,怎可知道吃什么肠子呢?”
太子胆小,见父皇也来了,便不敢再加争辩。
狄山仍是不理武帝,自己煞有介事地用鲁南话说:“我说的纲,不是吃水缸,而是拉网的纲,这个纲一举,下面的目,就是网眼,就能张;我说的常,不是吃的肠,而是天天要做的常,常常遵守的常……”。说道这儿,连他自己也绕不开了。
武帝也笑了起来:“丞相,你替朕请的这个太子先生,又是你们儒家的博士吗?”
公孙弘说:“是的,皇上。非儒者不能为师也。不过,臣请的这个狄山博士,不是公孙弘的公羊学派,却是与董仲舒老唱反调的谷梁学派的。”
“噢?丞相,这么说,你这回,不仅是举贤避亲,而且回避师门喽!那朕要问问你们,公羊、谷梁,有何分别?”
狄山博士抢过话来:“启奏皇上,公羊谷梁,均为儒家显学。公羊学传自公羊高的《公羊春秋》,谷梁学传自谷梁子的《谷梁春秋》。大汉以来,传公羊者为胡毋生和董仲舒;传谷梁者有鲁人申公和瑕丘江公。狄山即是江公弟子。”
武帝见他口齿伶俐,便不生厌,他点点头,接着问道:“公羊、谷梁,有何异同?”
狄山说:“启奏皇上,公羊学说自称直接继承孔子,可其中杂以阴阳五行学说,在谷梁学看来,已是左门旁道;而谷梁学以荀子孟子之学为真传,礼法并重,王霸兼施,便是与公羊学说之不同。”
武帝听到他说“礼法并重,王霸兼施”,好象东方朔的竹简中也说过这些,马上兴奋了起来。不过他还不放心,又问:“太子年龄沿小,你便讲习三纲五常,他要是听不懂呢?”
狄山一下丢了为师物尊严,向武帝跪了下来,伏地说道:“皇上,太子虽小,却认得盛水之缸和可食之肠。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两条至于关我大汉千秋万代的事情,太子就是吃的喝的都不知道,也该知道这两句话啊!”
武帝的心里突然警觉起来。对啊!对太子来说,他要听从他老子我的,要你为子纲才行!太子再也不能只知宫中器物,吃的用的,要让他知道伦理纲常!想到这里,他一双手一拍:“说得好!朕就命你为太子少傅,用你的谷梁学说。三纲五常,来好好管教!”
“臣谢皇上!”狄山伏地而拜。
公孙弘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