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噪音?”米切尔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海图桌,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应该是低速航行,所以噪音很低,很难被搜索到。”他说出了判断。
“低速噪音很低,但是高速呢?我们应该发挥我们速度的优势。”肖恩说道。
“不错,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把速度提高,25节时我们的噪音还是很低,依旧可以发挥声呐的效能。而对方肯定不具备这个能力,要么暴露,要么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远远地离开他的声呐探测范围。对!就这么做!”米切尔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411号
411号正处于温度跃变层的上方一点。速度五节。由于“吉米卡特”号的拖曳声呐在跃变层的下面,艇首声呐无法探测自己的正后方。411号实际上正处在对手的声呐盲区里面。
“目标转向北面。目标开始加速了。”声呐手报告。
“美国人果然起疑心了。他现在就在发挥速度上的优势,逼我们出招。要么我们也把速度提高,但是会发出噪音暴露;要么就只好放弃跟踪,让他们离开。我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朱子亮一语道破对手的用意。
“这一手真漂亮,也够毒辣。其实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我们打开主动声呐,双方一起暴露。不过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不知道对手的最终意图是什么了。”李兵皱起了眉头。
“任何一种战术都有其弱点,可是它的弱点在哪里呢?”周涛的双手抱在胸前,闭上了眼睛。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他遇上了难题。
“速度!还是速度的问题。”周涛猛地睁开了眼睛。
“有办法了?”李兵着急地询问。
“美国人忽视了速度上的问题。他们现在位于温跃层的上面一点,他的拖曳式声呐在这个速度上正好垂到下面,也就是可以控制住两个不同深度。但是他忽视了一点,就是速度。在高速行驶下,声呐的拖带电缆会被拉直,在力学作用下回到和潜艇同一个水平深度。也就是说,他只能控制住一个深度,而对另一个深度的噪声一无所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周涛兴奋地说道。
“你是说我们可以跟上去,照样可以高速行驶,只不过在温跃层的另一边。”朱子亮会意。
“如果对方改变深度呢?”李兵问道。
“那还不好办!我们也改变深度。他们下来,我们上去;他们上去,我们下来,就当成玩捉迷藏游戏了。”
“还有个问题。高速行进状态下声呐的效能会打折扣,全速猛冲的情况下可能会来不及发现对手的变化。”李兵又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有点麻烦。20节以上我们的声呐失效会很厉害,我们只好维持20节的速度。不过对手真会一直以这个速度航行?我不大相信,从前面他的行动风格来看,很少以高速行进,应该说是小心谨慎的。我判断最多三四个钟头,他就会慢下来。他甩不了我们多远。”周涛回答说。
“如果对方就一直这么跑下去呢?”
“看看位置,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西沙以南。如果一直朝这个方向跑下去他就会进入我们的领海,那时我可以堂而皇之地打开主动声呐搜索他。还可以通知舰队展开全面搜索。”周涛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