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1 / 2)

17时30分411艇

“三个小时了,看不出目标有减慢速度的迹象。找这样下去,他真的要进入12海里领海线了。他真会这么做吗?西沙附近的渔船很多,万一被渔网给兜住那就好玩了。”朱子亮对“卡特”号的行动表示了不解。

“他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拉开了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快接近声呐的最大探测范围了。”对于李兵的评论,丁小宁点头表示了赞同。现在他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是耳机中的噪声也越来越轻,他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跟丢了也没有关系。我们也得到了不少他的音响资料,至少知道了怎么才能找到他。收获还是不少。”周涛乐观地表示。

“目标深度有变化。”丁小宁报告。

“又来了,下潜。”周涛命令。在三个小时里面,目标潜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改变一下深度,一会儿在温跃层上面,一会儿又到了下面。这么做并不是闲着无聊,而是隐蔽机动的一种手段,可以被称为“跳跃”式前进。可以增加对手追踪的难度,如果屁股后面真有对手在追踪的话。

“舵手,把船头平衡翼下调5度,我们躲到温跃层下面去。”

“明白。”

“吉米卡特”号

“上升到790英尺。”

“是,上升到790英尺,升降舵上调10度。”舵手回答。

“吉米卡特”号再次上浮到温度跃变层的上方,拖曳式声呐也随之被带到了上面。不过这次它的上浮倾角大了一点,在潜艇大部分进入上层海水时,它的声呐还在下面多待了一会儿,准确地在一瞬间捕捉到了411艇的踪迹。

“长官,有可疑接触。”声呐手的反应十分敏捷。

“什么情况?”

“现在接触已经消失,是拖曳声呐发现的目标。”声呐手回答。

“可以确认接触的性质吗?”肖恩询问。

“接触只是一刹那的事情。时间太短,无法确认。但是以我的经验来判断,多数是一艘潜艇。”

潜艇?拖曳声呐主要搜索的是后方的目标。两件事情串联在一起,一个结论就在米切尔舰长的大脑中形成了――有尾巴跟在我的后面。刚才我在温跃层的下面,对方就在上面。现在我上浮,对方就一个猛子扎到下面来。不过这次他的动作过快了,所以会被我们的声呐所发现。他是什么时候跟上来的呢?米切尔很好奇这一点。

“声呐长,把电脑里的声呐数据调出来,重新分析。”米切尔指示。

二十分钟以后,经过对数据图形的重新分析,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分析结论。“吉米卡特”号的后面确实有个尾巴,在遭遇猎潜艇以后跟了上来。他一直跟随着自己在跃变层的上下跳跃活动,有效地避免被发现。

“中国人果然有一套。”虽然证实了自己的怀疑,米切尔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寒意。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潜艇会被人追踪这么长时间,而自己却没有发觉。即使是在演习中再严苛的条件下也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这艘潜艇的指挥官是谁?他的水准着实惊人。他一定有个很出色的声呐手。

“问题还不大。现在我们在温跃层的上面,他到下面去了。他的拖曳声呐不可能到上面来探测消息,所以他暂时不会知道我们会如何行动。这正是甩掉他的好时机。”肖恩建议。

“本来我就打算改变航向的,现在必须这么做。关键在于如何摆脱他的追踪。他的声呐性能一定非常出色,和我们不相上下。情报部门一直说中国人的水平至少落后我们十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米切尔说道。

“用潜艇机动模拟器把他给引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