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号
“艇长,你够可以的。说起谎话来面不改色心不跳,真是骗死人不偿命。”指挥舱里有人说笑道。
“李云奇,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是诚实。忠诚就是军人的美德之一。不过作为军人,在战场上就要学会欺骗敌人。战争是什么?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实力的较量。实力包括了两方面,一个是硬实力,比如你有多少军队、多少武器装备、装备的性能优劣、你的资源数量等;另一个是软实力,包括了双方的战略战术思想、运用的策略等。而欺骗就是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在人类战争史上,所有经典的战役,都包含着军事欺骗的出色表演。这么说吧,没有欺骗,就没有战争艺术,军事欺骗就是军人的基本功。”周涛说道。
“周涛,我知道你在欺骗方面很有心得,索性现在就给大家讲讲,反正时间也足够。”朱子亮说道。
“好啊,就我正想从艇长那里学点东西呢。”李兵也很希望这样。
“好,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给大家说说军事欺骗,就当正常的培训课了。”周涛同意了。
“李兵,你说说欺骗有几个层次?”周涛发问。
“这个我知道。战略欺骗、战役欺骗、战术欺骗。”
“对。战略欺骗往往由国家和政府采用,我们潜艇比较经常使用的是战术欺骗,但是也会在上级指挥下进行战役的欺骗行动。比如电影《紧急下潜》,美国潜艇在遭到攻击以后往海面上射出一些燃油和碎片,使德国军舰以为潜艇已经被击沉,这就是战术欺骗。比如我们潜艇在一段时间内在某海区经常出没,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掩护舰队在另一个方向的行动,这就是战役欺骗。”周涛说道。
“不过欺骗也很难,对方为什么会相信你呢?”
“问的好。说到底,军事欺骗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对抗,也是一种心理战。战场上较量的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更多时候就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周涛大声回答。
“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其实是由于人的知觉和思维会发生错误,这就是实施军事欺骗的依据和前提。从心理学上来说,感觉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这些感觉综合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欺骗人的知觉是一个层次,我们潜艇多次使用的就是欺骗对方的听觉,比如用一个大的噪音来源来掩护自己,遮掩自己的噪声。不过要想成为高手,就要想方设法欺骗对方的思维,因为知觉的过程离不开思维的指导,思路一旦错误,局面就无法挽回了。”周涛继续说道。
“那么如何欺骗对方的思维呢?”有人问道。
“基础还是心理学,我觉得主要有那么几种办法。”周涛停了一会儿,继续说下去。
“一个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现象。人在经历了某种事情以后,就会在头脑里面留下印象和认识,形成一定的倾向性。以后遇上类似事件时,就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认识来判断和处理,因为心理活动是稳定连贯的。思维定势的消极方面就是可能会呆板惰性,墨守成规,对新生事物估计不足。利用这个消极方面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欺骗。最简单的例子,在战争开始前进行不断的演习,等到敌人习以为常了,就把演习变成突然的进攻。
第二个就是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的解释就是旨在改变人们某个动机的外力,反而强化了这些人原来的动机。你越是不让人家知道,人家就越是想知道。你索性告诉他,他说不定还不相信。而在战场上,双方指挥员都会站在相反的角度,以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来认识对方的行动。假如利用这一规律反常用兵,你就可以达成欺骗。曹操知道‘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结果诸葛亮在华容道上一点火,来个‘实者实之’,他就上当受骗自投罗网。
第三个办法就是迷惑。就是通过外界不断的刺激和强烈干扰,使敌人迷惑失去理智,判断力迅速降低,从而导致错误产生。从心理学上来说,在强烈干扰下,人会心绪紊乱、情绪反常、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精神恍惚。迷惑的办法有恐吓、诈骗、佯攻等许多。前面美国人就曾经对我们用过,放那段广播说我们被发现了,其实就是诈骗。当时我们差点就上当了,因为这对人的冲击力确实太大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就会出错。
第四个办法就是将计就计。就是按照对方的意图,按照对方的心理需要来因势利导,诱使对方犯错误。人在产生强烈需要的时候,大脑皮层中就会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客观事物一旦符合这种需要,就会进一步强化这个中心。需要越急切,兴奋中心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你就假戏真做,迎合对方。莱特湾海战时就是如此,哈尔西希望和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交战,日本人就把航母暴露给你,把你引开,而主力可以趁虚而入消灭登陆舰队。虽然主力舰队最后关头判断失误撤退,但是航母的诱敌是成功的。”
“那么战场上使用欺骗的很多,为什么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呢?”有人问。